发布时间:2024-11-24 01:34:37 来源: sp20241124
近来,北京大学校报发布的《放弃绩点——成绩评定改革在“生科”》一文引发广泛热议。文章显示,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一些学生为了总成绩提高一两分而陷入不必要的内卷泥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试点改革,放弃GPA(平均学分绩点),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不仅北大,实际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985高校的部分学院,都曾尝试过对绩点制进行改革,即用A、B、C、D、F等字母表示学生的成绩水平,而不再用百分制或者绩点制。
绩点,因与保研、出国留学、评奖评优、就业等密切相关,成为大学生角逐名校、名企的“硬通货”。绩点压力下,有些学生从大一时就开始“刷分”,倾向于选择给分高的“水课”,而放弃对自己知识结构更有利的“硬课”;为提高实验课绩点,“耗费很多精力充分讨论实验报告的排版、实验步骤,死抠每个小细节,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实验的原理和流程”;“原本老师要求的一两页实验报告,有的大一学生会写上十几页报告”……无奈的是,不少学生明知“绩点为王”的弊端,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收获却无几,为了避免被淘汰出局,也只能“分分必争”,陷入零和博弈。
从百分制或者绩点制,到等级制,降低评价的精度,其实是在淡化排名、弱化竞争。有人质疑,等级制并没有改变“卷”的本质,只不过以前同学们焦虑得低分,现在焦虑得“B”,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一些得高分的“策略”“技巧”甚至连汤都不用换,就可以直接用来“刷等级”。可不同的是,粗线条评价方式给了部分同学跳出“绩点牢笼”的机会——当85分以上就同属于A等级,就没有必要为了一两分去“卷”字数、“卷”排版、搞关系,学生们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素质提升,比如参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选修感兴趣的课程,等等。
表面上,区分度降低不利于100分同学和85分同学拉开差距,可正如专家指出,绩点的差异未必代表了学术水平的差别,绩点的比较如果过于精细,反而容易带来尺度不科学问题。北大生科院副院长就曾表示,“科研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经历很多挫折而提升。学生将精力投入到把成绩从90分提高到97分这件事情上得不偿失。”在讨论等级制是否过于粗糙时,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学生拿到85分以上就被认定为优秀,那么就不宜再划分出新的区分”,希望学生优化时间利用,也是考虑到绩点的局限性。
实行等级制之后,保研、出国等改为根据“优秀率”进行筛选,固然可能引发新的内卷,从单一的“分分必争”到“卷”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然而也要看到,只要资源有限,竞争就无法避免。而适度的竞争是必要的,该反对的是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无效竞争。相对于一味追求虚高的分数,在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上发力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益,并不完全是无用功。
进而言之,当前国内外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破解“钱学森之问”更为迫切,顶尖院校的“天之骄子”承载着更多期待。多所985高校尝试取消绩点、破除“以绩点论英雄”,想必也是基于高校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而非应试达人的共识。
(南方日报 维 辰)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