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4-11-16 17:08:43 来源: sp20241116

  ◎本报记者 孙明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23年,我国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科学教育工作持续推进,为学生的科学梦想插上翅膀;学位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学位授予质量得到保障;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数字教育变革提供有益经验,助力中西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奋力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正在打开。

  优化高校学科布局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印发

  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与此同时,“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话题随之登上了微博热搜。几天后,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本科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62个,21种新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

  随着一部分专业的撤销,许多新兴专业在高校中涌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在多所高校开设。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发布

  2023年是“双减”政策实施的第三个年头。“双减”减去了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增加了高质量且必要的教育内容。“双减”之后,科学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5月,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希望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与提升科学教育主张并行的,是切实的制度保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求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专门设置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项目;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意见》还指出,要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并提供资源和课程,引导企业援建基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各校要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

  深化高考改革

  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新高考模式选才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同2022年相比,2023年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了新高考模式。其中,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海南、天津采用“3+3”新高考模式,辽宁、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重庆采用“3+1+2”模式。各地考试时间为2天、3天、4天不等。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目前,多地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在考试内容、形式、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实施了系列改革举措。改革之后的高考模式,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高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表示,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举措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中小学的育人模式。改变过去单纯对知识或者能力的考查,聚焦核心素养考查,是新高考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的具体体现。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新高考提出规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过程评价结果纳入招生录取参考。高中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推进,“高考加分”“录取批次”等名词正在成为过去式。新高考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招生录取办法,增加了高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启动实施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7月,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首批试点支持30所高校承担培养任务。

  同时,师范生公费教育也在深入推进。2023年部属师范大学计划招收公费师范生8300名,计划招收“优师计划”师范生12420名,比2021年实施之初增加28%。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持续推进,72所师范院校互派干部教师600余名,师范生访学交流、跨校培养近900人,培训教师20.3万人次,开放优质课程862门。

  8月,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在会上介绍,2018年至202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21.4万亿元,年均增长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水平,着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和素质提升,支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马宏兵说。

  推动体教融合落地见效

  我国大学生取得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历史最好成绩

  8月,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03枚金牌、40枚银牌、35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一,取得了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们获得的优异成绩也展现了体教融合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公众对体教融合的认知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首都体育学院原院长钟秉枢表示,当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政策有了大幅度调整,国家队和省队正逐步尝试与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据相关规定要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要为大运会、奥运会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入学门槛也由二级运动员提到一级运动员以上。同时,运动员文化水准的要求也在提高,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除了专项体育运动本身,体教融合中的“体”还包含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健康知识、营养学、基本运动技能等等。体教融合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关系到青少年整体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中国大学生运动员取得的佳绩反映出近年来体教融合的发展成效,但是在大运会这座里程碑之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体教融合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依然任重道远。

  完善学位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提请审议

  学位是对个人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的认可和评价。学位授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声誉。我国现行的学位条例制定于1980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现行的学位条例已无法满足学位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学位法,可为规范学位授予标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据介绍,草案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实践要求,围绕完善学位管理体制、细化和明确学位授予条件和程序等方面作出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学位授予权审批行为,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草案同时强调,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存在抄袭、剽窃、伪造、数据造假、人工智能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学位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草案明确,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申请人,学位评定委员会可以作出不授予其学位的决定;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已获得学位者,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其学位,收回或者宣布学位证书无效。这意味着科研诚信不仅是道德底线、学术底线,未来还会成为法律底线。

  此前,教育部已多次强调对科技造假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提出建设完善健康的学术生态,坚决维护学术秩序和教育尊严。杜绝论文造假,打击学术不端,维护学位授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是学位法的使命所在。

  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深入实施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张希的发言,体现出我国对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基础学科具有探索事物本源、探究基本原理的学术特性。相较于应用型学科,其人才培养具有长期性特征。要做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需要整个教育体系的协同联动。

  随着“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从中学到大学的人才成长之路得以贯通。仅以“中学生英才计划”为例,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增至58所,覆盖25个城市,计划培养1700余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这些学生会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重视家庭教育作用

  《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发布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但是,全国妇联发布的一项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家长没有接受过任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认真学习过儿童相关法律和心理学的家长不超过一成。

  曾经“隐形”的家庭教育,在2023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2023年,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婚姻登记机构、收养登记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等各类机构都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66个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公示征求意见。这是继2022年9月“家庭教育指导师”被纳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之后,家庭教育职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进展。

  在法律保障和资源支持下,“家庭教育的教育”正在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一支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经验的专业队伍将会走进千家万户,在社区和家庭中帮助孩子和家长打造一个不同于学校的教育新空间。

  健全特殊教育体系

  “特教提升计划”在多省市“落地开花”

  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健全面向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特殊教育服务机制。

  能否充分满足弱势群体、特殊需求群体的需要,是评价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标。

  教育部等部门2022年推出了《“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特教提升计划”),要求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做到有教无类。一年来,“特教提升计划”正在多省市“落地开花”。

  4月,深圳市印发的《深圳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将初步建立,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达到100%,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以上,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机会明显增加。9月,济南市教育局等8部门印发的《济南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到2025年,全面普及15年免费特殊教育,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9%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青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

  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经验

  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2022年度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颁奖仪式,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项目获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表示,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确保公共数字学习平台普遍访问和有效使用的杰出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教学和学习更加普及,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一期项目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

  截至2023年9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一个面向52.9万所学校、1844万教师、2.91亿学生和广大社会学习者,涵盖中小学、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学段多种类型教育内容的数字化平台。

  教育数字化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促进教育公平,为教育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教育资源。截至2023年9月,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开设的“慕课西部行”专栏,已经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261万门次,参与学习的学生达3.3亿人次,接受慕课应用培训的西部教师达167万人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育形态和新的人才培养范式快速涌现。

  对于基础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类型,该平台也提供了大量资源,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可以在平台上“各取所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表示,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内容,而教育数字化的未来重在生态的构建。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的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应用形成之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才能更上一层台阶,智慧教育新生态才能构建完成。

  未来,这个“永不打烊”的教育平台还将持续迭代升级,服务于更多的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