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仅次于帝陵!洛阳首次发现魏晋高等级家族墓地

发布时间:2024-11-18 22:42:42 来源: sp20241118

  记者近日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在配合孟津区送庄村小浪底南岸灌区配套泵站建设进行的考古勘探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由3座规格较高的魏晋时期墓葬组成的家族墓地。这是洛阳首次发现的魏晋时期高等级家族墓地。

  这处墓地位于孟津区送庄村东南方向,3座墓葬自东向西排列,均为南北向,墓室在北,墓道在南。负责该项目现场考古的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斌介绍,洛阳发现的魏晋时期墓葬不在少数,但这一时期的高等级家族墓还是首次发现。

  这3座墓葬被分别命名为M1、M2、M3。M1由墓道、砖封门、甬道、石门、方形主室、东侧室组成,墓道两侧各有12个柱坑。墓道内收7级台阶,全长39.8米,墓葬总深11米,主室后侧正中有一具漆棺罩。

  有研究显示,长斜坡墓道和逐级内收的台阶是魏晋时期墓葬等级的标识物。刘斌介绍,7级台阶、12个柱坑,说明M1是西晋时期仅次于帝陵级别的墓葬。

  与M1相比,M2和M3的结构相对简单,但也有墓道、砖封门、甬道、方形墓室等。M2墓道内收3级台阶,全长28.7米,墓葬总深10米;M3墓道内收6级台阶,全长32.4米,墓葬总深10.5米。

  在3座墓葬中,考古工作者陆续清理出包括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漆器、骨器、玉器、金器、钱币等在内的200余件各类器物,有些物品对考古工作者来说也是首次见到。

  例如,M1内出土的象牙编漆器。刘斌介绍,漆器、象牙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墓主人不是一般的“大户人家”。此外,M1内还有一对凤鸟纹骨耳珰。耳铛相当于今天的耳坠儿、耳钉,早在原始社会就是女子的饰品,到了汉代更成为流行的时尚首饰。

  在M1的120余件出土器物中,还有制作精美的铜包金牌饰、金“五朱”等装饰品,以及色泽莹润的玉带钩、玉剑璏(固定在剑鞘上,供穿系革带以联结腰间的器物)等玉器。不过,根据玉带钩、玉剑璏的样式,考古工作者判断,它们并非当时的器物,而是战国时期的物件,有可能是墓主人的“传家宝”。

  出土物品也为确定墓葬的年代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刘斌判断,M1的时代应该是西晋中晚期。

  M2出土的钱币有曹魏五铢和汉半两,推测其时代可能早到曹魏时期。M3内也有四系罐、三叉形器等典型的西晋墓器物,此外其墓室塌落的填土中还发现有残碑,上有“杨骏作逆称兵”内容。刘斌介绍,杨骏擅权被诛是在公元291年,墓葬的年代显然在此事件之后,应该是西晋中晚期。

  刘斌介绍,3座墓葬均没有发现曹魏、西晋墓葬中常见的陶俑和明器模型,多为日用器、祭奠器、墓主人贴身之物,表明这一时期的高等级墓葬的随葬器物,尤其是有内收5级以上台阶的墓葬和一般墓葬随葬器物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发现,为研究探讨这一时期高等级墓葬的葬俗提供了全新材料。

  在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两块残碑,虽然是在填土中发现,但从字口上看有明显的风化痕迹,推测其原本是立在地面上的。此外,从残存的文字内容来看,虽然没有墓主人的名姓生卒,但记录有重要历史事件、门生故吏、籍贯郡望等信息,为推断这一家族墓地的归属提供了重要信息。

  刘斌介绍,结合此前的考古资料和这处家族墓地的位置,可以推测位于邙山坡顶平缓开阔地带的孟津三十里铺、送庄一带,应该是曹魏、西晋时期首阳山帝陵陪葬陵区以外的另外一处高等级墓葬区。随着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将揭开更多历史谜题。

  (总台记者 田萌 李恩浩)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