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0:28:54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北京3月6日电 题:张云泉:“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新社 记者 马帅莎
深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AI)相关表述引起关注。这几年,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层出不穷,掀起人工智能热潮,有业内人士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中国如何抓住新一轮AI热潮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讲述了他对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
当前,人工智能被视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张云泉指出,与上一轮得益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热潮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技能更全面,应用范围更广,它能取代部分脑力劳动,落地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劳动力短缺的行业,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2023年7月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 中新社 记者 汤彦俊 摄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解放让部分人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对此,张云泉表示,从历史来看,生产力革新可以极大促进社会发展,短期内会带来一定冲击,但我们可以提前准备,缓解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让人们学会与人工智能“打交道”。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人工智能+”一词,张云泉表示,新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工智能普及推广和应用的重视,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他认为,“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从而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降本增效,促使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
面对人工智能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如何更好地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对中国而言,我们需要在这一轮浪潮中突破算力瓶颈、寻找创新机会。”张云泉说,当前的大模型技术与中国过去钻研的路径并不相同,这条新赛道对算力的要求更高。
张云泉建议,一方面继续研发国产GPU,另一方面,可借助中国在超算领域的优势,将超算技术应用于AI领域,虽然运行成本较高,但可以更快地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23年8月26日,中国首部人工智能题材舞剧《深AI你》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中新社 记者 贾天勇 摄谈及对未来人工智能世界的畅想,张云泉表示,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产业经历了多次起落,有欢呼也有质疑。这两年涌现的大模型大大提升了智能水平,“可以说是我们距离通用人工智能最近的一次。”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将是什么模样?张云泉说,相较于只具有下棋、画画等特定功能的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将具备人类同等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能,可以像人一样思考,通过各种测试。
一直以来,会像人一样思考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出现的话题备受关注。张云泉认为,目前涌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靠大数据训练,模拟人类行为。要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还需搞清人的意识和情感是如何产生的等根本问题,Sora、Gemma等将人工智能推到较高水平,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过人类,目前难下定论,还需进一步研发。
虽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何时到来还难以预测,但是下一轮通用人工智能浪潮的研究方向已形成科学界共识,即具象人工智能。“现在解决的是大脑的问题,未来要解决手和脚的问题,洗碗、扫地、照料……这些事情在未来机器人都可以做。”张云泉说。(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