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22:00:55 来源: sp20241205
当心“视力的小偷”|世界青光眼日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每年3月的第2周是“世界青光眼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转的。部分类型的青光眼由于发病隐匿性强,早期不影响视力,患者无明显眼痛、眼胀等症状。等患者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故青光眼又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的主要特点是特征性的视神经损伤和进行性的视野缺损(视野缺损是指眼睛看到的范围变小)。它通常与病理性眼球内压力升高有关。眼球内压力病理性升高,会压迫视神经,造成眼球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害,从而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如果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最终可出现永久性盲且无法恢复。
7类高危人群
任何人都有患青光眼的风险,但以下人群患病的风险更高。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40岁以上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据统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级亲属的患病率是正常人患病率的10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正常人患病率的6~9倍。
★某些地区的人 亚洲人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较高,非洲人更容易患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老年人 老年人患青光眼的风险较大,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人在50岁后,晶状体逐渐吸水膨胀,核硬化,悬韧带松弛,引起前房浅,房角窄,房水循环受阻,进而引起眼压升高。
★屈光不正者 远视眼、短眼轴、小眼球的人易患闭角型青光眼。而高度近视者易患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者 高眼压者患青光眼的风险较大,但并非所有高眼压者都会进展为青光眼,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患有与青光眼相关的全身性疾病者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若疾病控制不佳,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继发新生血管阻塞房角,导致患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使用某些药物者 长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可患激素引起的青光眼,这与用药的持续时间、药物剂量以及个体的易感性有关。
提醒
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期早期发现青光眼。
5种常见类型
青光眼患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不同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症状。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6个时期。处于不同时期的患者,症状和体征各不相同。
1.临床前期:患者无明显感觉,但存在前房浅、房角窄等解剖危险因素。
2.先兆期:患者存在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多发生在傍晚时分,表现为雾视、虹视,可伴有患侧额部疼痛及同侧鼻根酸胀感,休息后可以缓解。
3.急性发作期: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下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眼压一般在50毫米汞柱以上。
4.间歇期:小发作后症状自行缓解,或大发作后经过治疗,眼压得到控制。
5.慢性期:反复小发作后或大发作后未得到有效治疗,眼压持续升高,视力进行性下降,视物范围逐渐缩小。
6.绝对期:失明、视神经萎缩。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无明显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眼压逐步升高。患者就诊时,往往视神经已经萎缩,视野为晚期视野。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患者早期几乎无症状,进展至中晚期可出现视物范围缩小、视物模糊,偶发眼胀等。
先天性青光眼 患儿畏光、流泪、眼睑痉挛,黑眼球过大、过黑。
继发性青光眼 多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眼部外伤、眼部炎症,或局部、全身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患者在相应病史的基础上,会出现眼红、眼痛、眼胀、流泪等眼部症状。
提醒
青光眼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但如果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睛疼痛或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4个预防方法
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 避免眼部过度劳累,避免在昏暗的光线下长时间用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睡眠。
★管理好全身性疾病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可以减少这些疾病对眼部健康的负面影响。
★避免眼部受伤 在参与可能导致眼部受伤的剧烈活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提醒
青光眼的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预防青光眼、保护视力的关键。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李树宁 眼科博士 向菲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 王宁利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