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导航技术发展 智慧交通正逐渐由愿景变为现实

发布时间:2024-12-30 02:45:10 来源: sp20241230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造船大国,拥有广袤的管辖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江河湖海之上,航运贸易蓬勃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有力。

如今,我国水运已基本形成以南北海运、长江干线等为大通道,主要港口为枢纽的基础设施发展格局,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水运大国地位逐步确立。

港口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门户,港口货物吞吐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进出港船舶数量达1521.17万艘次,货物吞吐量达91.8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4.35%,4.85%。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航行领域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航运设施体量最大、海上运输货物最多、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岑晏青在国际航联2024年世界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当今世界,导航技术的进步对于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发展,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与中国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智慧交通正逐渐由愿景变为现实。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在开幕式上表示,导航技术的创新发展将聚焦于智能化、高精度定位、多模态交互以及与自动驾驶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人们提供更精准、更直观的导航指引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赋能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何建中指出,中国航海学会十分关注导航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学术研究、技术交流与服务,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学会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协同推进国际和区域航海科技合作平台机制建设,有效促进航海科技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共享。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则表示,在新技术变革和大环境变革的双重挑战下,全球航行业发展更需要加强合作,聚合全球航行科技创新资源,共同促进全球导航技术知识共享。

近年来,中国的导航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今年9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59颗和第60颗北斗导航卫星,进一步提升了北斗三号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性能。新卫星在星载原子钟配置和新型星间链路终端的搭载等方面的技术升级,有助于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的平稳运行。北斗系统的服务用户现已超过10亿,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兼容共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在大会上表示,北斗全球系统具备功能多、技术多、精度高等特点,在导航、通信、搜救、遥感、遥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后发和创新形成的内生优势为北斗规模化跨时空域、跨行业领域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刘经南指出,目前,我国北斗规模应用主要体现在区域、行业、社会等层面,例如为国家治理、重大工程等提供关键技术保障,为交通运输、农业渔牧、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应急救灾、低空经济等领域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为航空航天、海洋探测、地球观测、网络通信、基础科学等领域提供新的平台和手段,以及通过政府补贴等激励支持社会公益领域规模应用等。

(责编:王仁宏、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