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沃土汲取拔节生长的养分

发布时间:2024-11-05 15:15:47 来源: sp20241105

  开栏的话

  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阔步新征程,火热军营更加朝气蓬勃,青年官兵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如何看待“墩苗”与“拔节”、如何适应严的新常态、如何练就强大的内心、如何告别“低头人生”、如何理性有益消费……

  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其他问题才好解决。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各级更加注重强基固本,更加突出基层导向,一线带兵人奔着活思想、当好引路人,坚持以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走进、引领、赢得官兵,积累了不少实践探索和鲜活经验。前期,本报组织记者深入多支一线部队,展开针对性采访调研,筹划推出“聚焦基层建设·关注官兵活思想”系列报道,力求打开视野、拓宽思路,为部队抓建、机关帮建提供参考。敬请关注。

  成长之惑——

  面对新挑战新变化,青年军官的斗志和劲头如何保持

  在晋衔仪式上,看着仅比自己毕业早一年的学长佩戴上尉肩章,第80集团军某旅马排长的内心五味杂陈。

  马排长军校毕业的那年,恰逢新的军官制度落地,他和同批排长只能从少尉起步。对此,他多少有些失落:“感觉起跑就慢了半拍……”

  一场思想交流会的举办,轻轻敲开了马排长的心扉。

  一个午后,讲台上,某旅“大功四连”李连长,语气平和地分享着自己的军旅体会。台下坐着的,正是和马排长同批的少尉军官们。

  去年,李连长所带连队被集团军评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单位”。谈及成长体会,他打开了话匣子:“我是战士提干的,当时到基层连队任排长,本以为会轻车熟路,没想到战士们‘大事找连长,小事找班长’,自己陷入了‘老虎吃天没处下口’的尴尬……”听了他的境遇,台下的排长们议论纷纷。

  望着这些“曾经的自己”,李连长继续讲述:“2020年,我还是副连长时,连长带队外出执行任务,组织安排我负责连队工作,这才体会到了‘不当家不知当家难’的含义,那时样样都得抓、事事都得管,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不要只去羡慕绽放的花,扎进土里使劲吸收营养,总有一天自己也能向阳盛开……”李连长的一席话犹如一束光,照亮了马排长和战友们的内心。

  “新征程上,广大官兵能够握紧‘接力棒’、跑出‘加速度’,但也有少数官兵产生了成长困惑,需要引起我们各级的关注和重视……”该集团军领导说。

  在某旅采访,已在排长岗位上干了4年多的丁排长对记者说:“有时是越想越焦虑,于是干工作缺了点激情。”

  某旅李排长,以前经常自嘲自己“衔”不副实。军校直读硕士毕业后,他被授予上尉军衔。来到部队后,却只能从排长干起。一次带队执行任务,兄弟单位的战士将他误认为连长。尴尬之余,他也不免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感到焦虑。

  “育人如同育苗,早熟的麦子很难长饱满。青年军官‘墩苗’绝不是熬年龄、熬经历,关键是让他们在基层接上地气、蓄足底气……”该集团军领导坦言。他们前期调研了解,有的青年军官达不到个人愿望“灰心了”,有的扛不住现实压力“迷茫了”,还有的稳不住心神“浮躁了”,这些成长路上的“痛”,正是各级需要下力解开的“结”。

  成长之痛——

  基础不牢,考验来袭时就可能地动山摇

  “冲起来,冲起来,加油!加油!”某旅比武场上,呐喊声此起彼伏。

  撞线的那一刻,某旅王排长如释重负,这场“翻身仗”他期待已久。

  到部队前,他对自己信心满满:在校期间,曾获得全国“兵棋推演大赛”个人赛一等奖,毕业时量化排名全队第一。

  一纸命令来到排长岗位后,他总觉得自己有点“大材小用”,常常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

  现实很快给王排长上了一课。到单位没多久,就赶上演训任务。作为指挥排长,他在观察所负责计算炸点修正量。由于战斗进程快,加之情况多变,他计算用时过长,拖慢了射击节奏,最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班长代替他完成了计算任务。那一刻,王排长脸上火辣辣的。

  “路要一步步地走,山要一步步地爬,就像一个池子,平时把水蓄足蓄满,用时才会底气十足……”一次干部讲评会后,政治教导员特地把王排长留下,语重心长地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青年军官不经历扎扎实实的岗位锻炼和工作历练,势必造成经验、能力等方面的短板。”该集团军领导分析感到,面对基层建设新变化、转型发展新要求,一些青年军官能力素质跟不上趟,成了制约基层建设发展的梗阻。

  对此,某旅魏排长深有感触。当战士时,他参加上级比武成绩优异,荣立二等功,并如愿提干。学成归来,他本以为会大显身手,没想到一次指挥信息系统操作考核,面对新型电台,他急得直挠头!考核结果出炉,他排在全营末尾。

  “随着部队改革重塑深入推进,个人能力素质必须跟着扩容升级,否则就会掉队。”他头一次觉得:当排长,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从那以后,他下决心重新出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干部骨干请教。晚上,学习室里经常有他埋头学习的身影。一年之后,他成为“全优”排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只有自身过硬才能建设过硬基层。”该集团军领导感慨,青年军官难免会遇到挫折、困难等成长“阵痛”,关键是如何化“痛点”为动力,更好地练技能、练意志、练作风,切实把根扎得更深更牢。

  成长之思——

  一粒种子扎根越深,破土而出的力量就越大

  2023年初,该集团军“先锋人物”颁奖典礼上,“钢铁连”连长赵兵兵身披绶带光荣走上领奖台。

  当排长时,赵兵兵参加上级组织的集训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机关向他抛来“橄榄枝”:愿不愿到机关任职?赵兵兵再三思考后决定留在基层,他说:“基层这堂课自己还没有上好……”

  此后赵兵兵在基层一路成长,被任命为“钢铁连”连长。摆在面前的难题是:连队建设水平有点“低迷”,最近几次任务都表现一般。许多人私下里提醒他:“这个连队不好带!”

  果不其然。刚来到连队,赵兵兵发现一些官兵情绪低沉、精神不佳,对他也总是客客气气,仿佛隔了一堵无形的墙。

  一次营里考核,连队成绩又不理想,赵兵兵几天夜里都辗转反侧:“钢铁连”要打翻身仗,思想首先要破冰,如何才能解开官兵“心结”?

  “离官兵越近,心贴得越紧,才能更好地掌握大家的所思所想。”思前想后,赵兵兵决定以真情换真心,和大家尽快打成一片。

  渐渐地,赵兵兵不仅赢得全连官兵的信任和认可,还和政治指导员一起带领连队在任务中连战连捷,整体建设水平也取得明显进步,“钢铁连”又回来了。

  “对干部来讲,基层不仅是锻造能力的磨刀石,也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多‘墩墩苗’对长远发展更有利……”该集团军领导介绍,面对一些青年军官“官之初”的成长困惑,他们积极开展“振奋革命精神,强化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纪律观念”专题教育,引导大家转变思想认识、校正发展坐标。

  某旅政治指导员慕佩洲也曾纠结过,由于之前一直在机关工作,对于“到底要不要到基层当主官”这个问题,他有些顾虑:自己的上尉任职时间已经3年多,此时转换到主官岗位至少要再干2年,连级正职的任职时间可能被拉长。

  “一粒种子扎根越深,破土而出的力量就越大。”思来想去,慕佩洲下定决心:哪怕上尉多干几年,也要到基层去、到火热一线去。

  任职政治指导员后,慕佩洲和连队干部们一同奋斗着、成长着:副连长姜凯想着自己任职时间长、工作干劲不足,在慕佩洲的现身说法与鼓励下,他紧盯短板用力,最终被选调到新的岗位任职;排长尹昊是大学生士兵提干,连队派他参加新装备培训,由于工作出色,被提升为副连长。

  成长之路——

  既要浇水施肥,也要修枝打杈,这样才能不断拔节生长

  得知自己受处分的那一刻,季少波觉得“天塌了”。夜里躺在床板上,他辗转反侧睡不着,眼前的黑夜仿佛要将自己吞没。

  担任排长的季少波,因带车时发生的一起车辆安全事故,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那段时间,季少波就像霜打的茄子,整天提不起精神。

  让他没想到的是,旅党委没有对他一惩了之,而是鼓励他重整旗鼓。领导的暖心话语,让季少波暗下决心,一定端正工作态度,踏实干出成绩。

  一次,上级组织业务集训比武,机关综合考察后,决定推荐他参加。为了不辜负信任,季少波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学习室学习;中午休息时间铆在训练场加练;晚上熄灯后依然挑灯夜战,归纳整理笔记……最终,季少波在考核中名列前茅。

  此后,季少波因表现突出,名字出现在干部晋升任用人员名单上。他感慨地说:“感觉像坐了一趟过山车……”

  “青年军官就像一株株幼苗,既要浇水施肥,也要修枝打杈,这样才能不断拔节生长。”该集团军领导介绍,这几年,他们提出构建“人尽其才的成长环境、清爽纯净的风气环境、温暖舒心的生活环境、昂扬向上的文化环境”理念,有力激活了基层干部队伍“一池春水”。

  某旅助理工程师柯良烟,在军校期间就对科技创新兴趣浓厚,先后获得多项创新比赛奖项。来到基层,他本想大显身手,没想却与连队建设始终“对不上路”。战士们私下议论:“这个新排长,整得东西大都用不上,心思压根不在连队!”

  就在柯良烟心灰意冷要放弃时,营党委鼓励他立足岗位搞创新,并协调机关专门开通创新工作室。后来,他结合演训实践研发的软件系统,在全军大赛上获奖。

  “把任务留给自己,把发展交给组织。”如今,为了帮助青年军官更好扎根基层、建功基层,该集团军正通过加大选调交流和培训力度、暖心贴心排忧解难、健全容错机制等措施,为他们的下一次成长进步,用心设计着、长远规划着……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但行耕耘 终有收获

  ■孔 勇

  在基层蹲点和检查调研中,总喜欢和一些青年军官聊聊天、唠唠嗑。每当聊到成长进步这个话题时,个别同志面露难色,言语中透露出一股无形的焦虑感。

  焦虑从何而来?有的说基层发展慢,任职时间相对长一点;有的说基层苦累紧,驻训、演习、拉动一个接一个,“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的说基层压力大,需要长时间铆在岗位上,一不小心就会出情况……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任职对干部成长起着奠基强能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在基层扎实的墩苗,青年军官就会留下一块难以弥补的能力短板,关键时刻很可能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长远进步也会“步履维艰”。还要看到,现在各级选人用人越来越看重基层经历,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越来越成为上下共识,这些都为我们加强岗位历练、促进成长进步树立了导向。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向下扎根越深,向上绽放才越有力。“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庆昆说,“基层是磨刀石,更是奠基石,让我在接地气中蓄足了前进的底气。”许多人回望“兵之初”“官之初”的经历时也表示,“在基层摸爬滚打淌的汗水、流的泪水,都是促人成长的宝贵养分”……正是在扎实“墩苗”中,一批批青年军官汲取养分、渐成栋梁,在逐梦军营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根之茂者其实遂”。铁肩膀是压出来的、磨出来的,硬本领是干出来、拼出来的。我们要珍惜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扎根基层、融入官兵,努力在干事中长本事,在担事中强担当,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处理矛盾问题、应对棘手难题的能力。个人素质提高了,胸襟格局打开了,奋斗就有了更高的起点。

  “墩苗”更要育苗。青年军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作为各级组织,应多一些雪中送炭的暖心关怀、少一些繁文缛节的羁绊,多一些人生阅历的“谆谆教导”、少一些吹毛求疵的“指指点点”,让他们后顾无忧、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如此方能更好地激发青年军官的动力和活力,单位建设也才能更加生机勃勃、前景可期。

  但行耕耘,终有收获。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强军之路“鼓角声声催征急”,急需优秀青年军官扛大梁、当主角。希望大家积极适应新挑战新变化,在基层这块沃土墩得好、长得壮,早日成长为部队建设发展的栋梁之才。(解放军报 付君臣 孙连伟 本报特约记者 王 宁)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