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以就业服务协同激发区域就业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01 07:31:07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网 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22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北京城市图书馆联合举办“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活动”并召开工作座谈会。据介绍,十年来,三地以就业服务协同充分激发京津冀地区就业新活力,截至目前,京、津两地每月分别向河北推送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信息,河北在京、津就业的农民工达129.3万人。

  十年来,三地人社部门在人社部的指导下,深化对接合作,北京市先后在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领域与津冀签署31项合作协议,推动区域人社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让京津冀地区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实惠。

  以就业服务协同充分激发京津冀地区就业新活力

  京津冀三地推动建立开放、有序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共同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服务,联手打造“京津冀直播带岗网络招聘”等服务品牌。2023年,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6场,共享招聘岗位信息30余万个。

  三地不断健全跨省劳务协作机制,推动人力资源在京津冀地区高效有序流动。截至目前,京、津两地每月分别向河北推送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信息,河北在京、津就业的农民工达129.3万人。2023年,三地推动劳务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京津冀鲁苏五省。

  三地联合举办京津冀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高管集训营暨京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立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举办京津冀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发布实施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截至目前,京津冀获评1A级以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达1400家。聚焦打造京津冀人才流动枢纽,合作共建“京津冀(河北三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吸引4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

  以社保服务互联互通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京津冀三地持续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理社保业务。三地参保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只需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即可实现,十年来,三地间累计转移接续31万人。加强劳动能力鉴定合作,发布京津冀工伤保险协议机构名录,提供视频鉴定、异地上门鉴定等服务,区域内异地工作人员工伤后可就近就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联合发布首批《京津冀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同事同标”事项清单》,15项社保服务事项实现“同事项名称、同受理标准、同申请材料、同办理时限”。

  以共育共享合力塑造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新样板

  三地推动京津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在三地流动过程中的职称晋升、岗位聘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推动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和学时互认、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互认,支持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资源共享,开放继续教育公共知识培训课程,十年来累计有1000余名津、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北京组织的高级研修培训。搭建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连续七年举办“京津冀博士后人才招收洽谈会”,累计为区域内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博士后设站单位等提供博士后和科研岗位5000余个。

  以体制机制创新护航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京津冀三地创新“一点投诉、联动处理”模式。建立京津冀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和拖欠劳动者工资异地投诉协查机制,简化跨地区案件流转程序,切实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三地积极推进跨区域劳动人事案件处理统一化、标准化、法治化,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就地处理及时化解机制、突发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推动重大疑难案件稳妥、高效解决。在协同发展区域率先推出统一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参考文本,为跨区域经营企业规范劳动关系提供指引,更好保护企业与职工合法权益。

  在人社部的指导下,三地共同印发了《京津冀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改革试点任务。

  活动现场,京津冀群众分别持当地社会保障卡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成功借阅书籍。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回顾了十年来人社协同发展的历程,聆听三地群众对人社工作十年变化带来的切身感受,观看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与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代表和签订京津冀集体合同文本的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分享,共同展望三地人社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会议强调,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人社部的指导和三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更加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