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猝死抢救黄金时间是4分钟 应马上开始持续的心肺复苏

发布时间:2024-11-09 09:44:35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网 上海7月2日电(记者 陈静)什么是猝死?猝死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进行有效急救呢?就此,记者2日在上海采访心内科、急诊科专家。

  “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随着施救时间的延迟,救治成功率会大幅下降,4分钟后往往患者脑部会出现不可逆损害。”嘉会国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璐直言,一旦发现猝死,旁观者应第一时间展开高质量的心肺复苏(BLS),直至专业人员为其进行后续的高级生命支持。

  嘉会国际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心脏中心主任魏盟表示,猝死常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出乎意料突然死亡,WHO规定死亡时间在发病6小时内。据悉,绝大多数猝死是心源性死亡(各种心脏病原因导致的),发生突然,进展迅速,伴血流动力学塌陷的心脏活动突然中止,症状发生至死亡往往1小时之内。通常是由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导致。此前有研究表明,中国因心脏病猝死的病人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近半数猝死者发生年龄为40岁——50岁。

  张璐介绍,2023年底,在蝴蝶宝贝杯慈善足球赛现场,一位55岁的外籍参赛者热身后比赛没多久突感胸闷不适,一边要求换人,一边在赛场边躺下以平复呼吸。当时,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带着急救包来到患者身边,短短几分钟内,患者表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血压无法测出,脉搏细弱。现场医护判断其为休克症状,请守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呼叫120。

  几分钟后,患者情况急转直下,口吐白沫,失去反应。医护立刻为患者贴上AED(除颤仪)电极片,AED分析结果为可除颤心律。医护在为其除颤后,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与球囊面罩通气等治疗。很快患者就恢复了意识,120急救车赶到后,患者被送往医院。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魏盟表示,有猝死家族史者应接受相关基因筛查。目前,研究发现一些遗传性心肌病等有明确的致病基因。在日常生活中,民众应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低盐低脂饮食,减少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糖分的摄入;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这位专家倡导合理的睡眠和合理规律的体育锻炼。他指出,睡眠时间和心脏时间呈U型关系,一般6个——8小时睡眠时间较合理,过多、过少都不宜;不应长期熬夜,避免生物钟紊乱。他说,民众应每周进行不少于5天、每次半小时的散步等活动,提高心肺耐力;但有心脏症状时应避免体育锻炼。(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