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1:25:33 来源: sp20241227
核心阅读
引入高端人才,深化产研对接,合作培育企业……由山东省济南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前沿技术研究院,通过市场化运营,让企业的创新活力更足,经济的发展动力更强。截至目前,研究院累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计划及产学研合作项目185项。
“嗡嗡——”设备运转的蜂鸣声不时传来,循声探去,一间实验室内,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正在忙碌,时而操作仪器,时而埋头记录。
这里是山东济南一家“特殊”的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究院由济南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为何要成立这家机构?它为各方带来了哪些效益?近日,记者来此一探究竟。
如何服务企业?
集聚高端人才资源,合作打破技术瓶颈
鸣笛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智慧园区渐渐热闹起来,一群机器人“各司其职”,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清扫机器人旋转扫刷,将垃圾“吞”进机身内,每小时可清扫地面6000平方米;巡检机器人闪转腾挪,用“眼睛”专注巡视园区的每个角落,排查肉眼难以发现的安全隐患;配送机器人穿过人流,在楼宇间配送文件……
这是济南高新区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项目打造的全息3D可视化智慧园区。这些智慧场景的实现,离不开研究院与山东迪特智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孪生云控平台。
“公司主营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软件开发等业务,几年前曾尝试简单的数字孪生技术。当时,有客户想请我们打造一个智慧的园区后台调度系统。”迪特智联负责人商子豪说,“若能抓住这个机遇,公司或许能实现转型发展。可当时团队人才短缺,有些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许多颇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经常会被引才环节绊住。一是企业缺资金,二是人才觉得中小企业平台小、事业发展起点低,不愿意来。”济南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丽说。
为解决企业发展难题,2019年,济南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建立研究院,落地于济南高新区,研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大数据等领域。
“在科研方面,我们打造人才、成果、市场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遴选了一批潜力大、市场广的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和公司化运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雪梅说,截至目前,研究院柔性引进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人。
“在济南高新区的牵线帮助下,我们依托研究院的人才资源,突破了技术瓶颈,一同打造了数字孪生云控平台。”商子豪说,“现在,公司进一步转型迈向高端发展。”
研究院与企业“牵手”合作的例子还有不少。“我们与山东旋几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5G智能安保巡逻机器人;与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工业云平台数字孪生技术攻关;与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储能电池的失效分析与评估技术研究……”陈雪梅介绍,目前研究院已与山东70余家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签署技术服务合同超100项。
如何多方受益?
培育众多科技企业,服务区域长远发展
“在考察研究院项目之初,济南高新区工作人员就主动靠前服务,提供了约3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附近有不少优质龙头企业、科技成长型企业,便于我们开展合作。”陈雪梅说。
“服务要精细,政策‘礼包’也分量十足。在人才引进、重大项目申报等方面,我们给予全要素支持,如整合人才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提供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以及开展重大项目预申报辅导和常态化跟踪申报辅导。”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人才服务专员卢传珂说。
济南高新区为何下如此大力气?
“2018年,全区提出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得在人才汇聚、企业培育、创新效益等方面改进突破。”卢传珂说。
实现追赶超越,高端研发平台是重要依托。“凭借人才优势,研究院与区内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本地中小企业签署技术服务合同,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卢传珂说,“与此同时,研究院还注重引进与孵化并举,引进孵化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科技成长型企业35家,开辟了新领域、新赛道,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跳出一区看全市。“近年来,全市以创新驱动发展,加速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十大千亿元级产业逐步崛起,恰恰是用人之际,但一度缺少高端研发平台。”济南市科技局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陈萍说。
2019年9月,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济南开始向外寻找大院大所,北京理工大学便是其一。”陈萍介绍,“研究院为济南提升科创能力提供了智力支撑,为后续吸引更多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开了好头。”
高校也从中受益。“我们的研究强项与济南的产业发展布局基本契合,当地政府推出诚意满满的政策支持,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机遇,让科研接了地气,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落地。”陈雪梅说。
如何持续发展?
深化产研对接合作,实现可持续“造血”
研究院成立以来,运营效果如何?
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截至目前,研究院已与济南市属地企业签署技术服务合同超100项,累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计划及产学研合作项目185项,带动新增效益14.92亿元……
合作初见成效,济南持续发力。几年时间内,山东区块链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落地。
据介绍,政府与高校签约合同的有效期往往是5年,到期后,原先的扶持资金、补贴一般会减少。“这些平台能否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人才留得下、用得好,是平台持续‘造血’的前提。”陈萍说。
留人重在留心。济南先后出台人才服务支持政策、人才发展环境政策等,组织“海右人才节”等活动,为人才提供对外交流的平台。“大到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小到体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们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陈雪梅说。
卢传珂表示,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搭建起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专门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未来还将在“精细”二字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培养、评价等机制,畅通人才发展渠道,聚力引育、留住各类人才。
“要让这批平台更好地发挥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安彪表示,“下一步,要借助产业良好发展基础,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打造营商沃土,促进研究成果尽快转化,推动实现共同发展。”
“未来,要立足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人才干事创业、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生态,让这批新型研发机构站得住、走得远、发展得好,进而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济南市科技局局长陈西武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1日 1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