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体验不出游 沉浸式旅游绽放夏日消费活力

发布时间:2025-01-08 07:03:19 来源: sp20250108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夏夜的敦煌鸣沙山上,万千游客围绕在600平方米的巨大五星红旗周围,高声合唱《歌唱祖国》,场面震撼。

无人机编队展示敦煌元素。游客挥舞着荧光棒和手机电筒,满山星光熠熠。人民网记者 赵雯摄

  万人星空演唱会,将鸣沙山月牙泉景观与音乐文化相融合,打破景区与场馆的界限,给予游客“倾听者”“演唱者”双重沉浸式体验,开拓了全新的旅游体验模式,也是我国文旅业态焕新、文旅产品供给丰富的一个缩影。

  进入暑期,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更加旺盛,各地相应推出多样化、高品质沉浸式文旅产品,通过场景打造、妆造体验、声光音效、多重互动等,丰富了旅游体验,受到游客青睐,文旅产业“热”力十足。

  以“路”为景 旅途更有趣

  “好美啊!”“快停车,这儿可以拍照。”……

  夏季行驶在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上。窗外,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远处,湛蓝色的青海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自驾出行的游客忍不住停车拍照,赞叹不已。

隔离栏上有青海湖裸鲤元素。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高原蓝宝石”青海湖是游客青海之行必打卡的景区之一。通车运行的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I期),沿线隔离栏、路标充分融合青海湖相关元素,让公路成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

  7月17日,首趟“龙井号”民俗旅游专列从龙井火车站开往长白山站,5节车厢分别布置为朝鲜族、满族、俄罗斯、东北民俗、多巴胺等主题风格,载着160名游客开启消夏避暑之旅。

东北民俗主题车厢热情似火。图片来源吉林省文旅厅

  沿途,游客们不仅能领略到原始森林生态风光,还能欣赏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听取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讲解,品尝朝鲜族特色美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当地民俗文化。

  作为交通大国,我国不少重要的交通节点、交通线路本身就具有高价值的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近年来,各地整合区域交通、文旅资源,推出一批如休闲步道、汽车营地、旅游公路、景观铁路等交旅融合创新的产品、线路,以“路”为景,让游客在行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体验美景,获取更丰富的旅途感受。

  以“感”为媒 体验更有质

  暑期来临,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地参观需求迅速增加。据文化和旅游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暑期各地将举办超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在传统的陈列以外,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对于文化的精神需求?日新月异的技术赋能下,各类博物馆有了更多活态呈现的“打开方式”。

巨幅LED球形屏幕演绎“由地入天”仪式。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江苏戏曲百戏博物馆戏曲主题XR展,游客在虚拟空间“开天眼,入百戏”,沉浸感受昆曲之美;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游客轻触屏幕上的问题,“穿越时空”与孔夫子对话;湖南博物院“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透过巨幅LED球形屏幕、全息投影,观众仿佛置身于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中所描绘的“由地入天”仪式……

  通过新技术,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场馆中获得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对于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游客雷先生在贵州坝陵河大桥体验蹦极。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在坝陵河大桥上,游客雷先生纵身一跃,感受极限运动蹦极带来的刺激。贵州依托丰富的桥梁资源,开发桥上的高空蹦极、高空秋千、急速滑降等,让游客既能体验极限运动的刺激,又能尽览壮观峡谷风光。

  “簪花热”,源自福建泉州,火到全国。簪花和传统服饰,让“中式美学”更加可感、可参与。如今,杭州、苏州、洛阳、成都等各大城市的古街上,都能看到游客簪花拍照的身影。

  为一场音乐节、一个展甚至一份特色美味奔赴一座城,是年轻人的旅游新风尚。找到具有辨识度的流量和旅游产品的“融合点”,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五感体验,也成为不同城市文旅“引客”的要义。

  以“游”为引 夜经济更添活力

  漫步青海省格尔木市旱码头1960商业街,汉族、蒙古族、藏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交融,烤肉、牦牛酸奶、酿皮等特色小吃让人垂涎,火车车厢改造而成的商铺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夜经济离不开烟火气,但也不光依靠烟火气。多地出台相关政策举措,鼓励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加快发展夜间旅游,满足游客和市民不断增长的夜间文旅消费需求。

  光影交错,黄鹤仙子翩翩起舞,身着古装的演员再现辛氏沽酒、崔李题诗等故事场景——一出《夜上黄鹤楼》,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黄鹤楼的历史渊源。

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精美的羊毛毡烙画。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雕花的马鞍、羊皮上的烙画、精致的马头琴摆件……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琳琅满目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让游客驻足,在了解制作手法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

  焰火升空,变幻出不同图案,点亮湖南浏阳的周末夜空。“音乐+烟花+文艺节目”的组合让每一场“焰会”都有主题、有故事,烟火璀璨中,展现出花炮之乡的独特魅力。

  一场场沉浸式演出,一次次沉浸式夜游,推动“夜游”“夜演”向“夜商”引流转化,不少旅游“过境地”变成旅游“目的地”,夏日夜间消费提档升级,“夜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

  “真诚才是旅游接待的必杀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服务中心主任李瑛说,“曾经很多人到敦煌的行程是早上莫高窟,下午月牙泉,晚上就离开;如今,随着鸣沙山万人星空演唱会的打造,以及景区‘一次购票三天内多次入园’政策的推出,更多游客选择在敦煌留下来。”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过去,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的观光阶段。今天,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游客在旅游中不仅欣赏美丽风景,也体验美好生活。特别是艺术节、演唱会等文化项目作为新型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民网记者 唐嘉艺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