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好用好自贸试验区

发布时间:2024-11-25 15:20:36 来源: sp20241125

  前不久,京津冀三地在雄安新区共同签署《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共同发布系列协同创新成果,以务实举措推进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当前,各地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在不断进行差别化探索的同时,谋求合作,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自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我国先后分7批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多年来,自贸试验区通过开放政策的创新与实践,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贸试验区共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2023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已先后出台28份自贸试验区建设方案以及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累计部署340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涉及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形成较为完善的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框架体系。一方面,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有利于吸引大量外资以及国内投资,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法治化管理模式能为企业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法律环境,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在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下,我国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外资开放幅度明显扩大,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

  当前,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机制创新呈现出“小修小补”趋势,在承担风险压力测试、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等关键任务方面有待深入推进,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系统集成性和重大突破性改革创新亟待提升;不少自贸试验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少高新技术以及新兴产业支持;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还不够,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面临的限制较多;等等。对此,要迎难而上,从产业和企业等层面发力,扎实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层面,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实质性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拓展自贸试验区制度集成创新空间和创新权限。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一批以自主可控的国际化产业链供应链为主的世界领先产业集群,推动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数字产业、未来产业开放压力测试力度,逐步成为规则引领者。

  从企业层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企业开办程序,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财税优惠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健全法规制度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建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提供风险投资,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鼓励区内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开放共享和治理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作者:程时雄 刘树家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