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田野,溯源中华文明(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4-12-27 17:18:12 来源: sp20241227

  赵海涛(右二)在拍摄发掘现场。   马方青摄

  人物小传

  赵海涛: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2002年开始正式参与二里头遗址发掘和研究工作,2019年成为二里头工作队第四任队长。主持或参与二里头遗址多项重要发现,两次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考古》等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或简报。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6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村落。随着中华文明的一角被揭开,这里承载起人们对古老“夏都”溯源与追寻的希望。

  清晨5点,位于二里头村村角的考古工作站内,赵海涛已经醒来。最近,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常常在朋友圈“打卡”发一张窗外的照片,“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对工作的提醒和激励”。

  赵海涛接过上一代考古人的手铲、刮刀,20多年来坚守田野考古,默默研究脚下的中华早期文明。

  一年中有近300天是在二里头度过

  从洛阳市区东行,经过成片的麦田,在伊、洛两河之间,记者来到了二里头遗址。遗址所在的洛阳盆地,历史上曾汇聚二里头、偃师商城等多个大型都邑,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研究区域。

  然而,要找到二里头考古工作站,却并非易事。300万平方米的二里头遗址,被偃师区翟镇镇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北许等村围绕。经村民指引,记者才在二里头村的一角,找到了赵海涛所在的考古工作站。

  赵海涛带记者进入这个“一门三道”式的仿古小院。院内堆放着一筐筐的碎陶片,竹筐内放有标注时间、位置、记录人的登记卡。“这是新洗刷的陶片,晾晒后会再拼合、修复,最后存入库房。”赵海涛说,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做了20多年。

  1995年,赵海涛考入山东大学,学习考古学。在考古学通论课上,赵海涛知道了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1959年,徐先生在豫西踏查‘夏墟’,发现了二里头。自此,沉睡3800年的中华文明一角被揭开。”赵海涛说,“徐先生当年已是70多岁高龄,还深入田野一线,这种精神给我很大触动。”

  在徐旭生的感召下,赵海涛对二里头也心生向往。1997年,一次外出实习途中,他路过并参观了二里头遗址,和这里产生了第一次交集。

  1999年,赵海涛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师从著名考古学者王巍、杜金鹏。读研期间,为了给硕士毕业论文搜集实地资料,他再次来到二里头。2002年毕业时,收到二里头工作队工作人员的邀请,赵海涛收拾行李,从北京来到了二里头村。

  “包括我在内,工作队当时只有两名研究人员,其余是实习生和工人。”赵海涛介绍,进入工作队后,自己迅速投入忙碌的考古发掘中。到2004年,赵海涛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负责了二里头遗址考古田野工作中的大部分内容。2019年,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60周年之际,赵海涛成为二里头工作队第四任队长。

  参加工作后,赵海涛基本以工作站和遗址发掘现场为主要活动区域,一年中有近300天是在二里头度过,和附近的许多村民也成了老朋友。今年1月5日,偃师区政府授予赵海涛“荣誉市民”称号,二里头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接续努力,收获多项考古新发现

  在一代代考古人的接续努力下,湮没于黄土深处的中华早期文明,正逐渐变得清晰。2023年12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布最新成果。项目研究认为,从距今3800年开始,中华文明进入王朝时代。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了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赵海涛解释,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主干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将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网格区域,显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表明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是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原来认为这里只有9个方格的‘井字’形样态,经过推理和验证,发现‘井字’形道路延伸到更大的范围,遗址内可能存在至少15个方格。”赵海涛介绍,“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了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发现建立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当年一进入二里头工作队,赵海涛便在前任队长的带领下四处寻道路、找城墙。“不同于石质建筑的石峁遗址,二里头的宫殿、城墙、道路都是土质的。”赵海涛说,“我就是从‘识土’做起,带着探工、扛着洛阳铲四处探察。”终于,在宫殿区外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纵横交错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网,随后又在“井字”形大道内侧,找到了四面宫城城墙。

  赵海涛说,宫城内有中轴线布局,虽然规模不大,但其形制被后世多个朝代继承。随着宫城、道路、作坊区等一系列考古遗存的出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入选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一件绿松石龙形器,令赵海涛至今记忆犹新。

  2002年春,工作队在宫殿区发掘出一件绿松石随葬品,并采用套箱提取的方式,于当年夏天运回了北京。刚进工作队的赵海涛,错过了前期发掘,但在后续清理和资料整理过程中,被这件文物的精美做工所折服。

  2004年,这件绿松石遗存在室内完成精细发掘,一条长约70厘米、嵌有2000多片绿松石的“碧龙”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绿松石嵌片,有些特意做成了菱形,使龙鳞细节更加丰富、形象更为生动。”赵海涛说,“即使我们用现代工具去复制它,都存在一些困难,可见当时设计水平和制作工艺的高超。”

  沉得下心,夯实基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眼下,天气回暖,考古工作也从冬天的室内转入田野。但作为队长,赵海涛要做的却不仅是跑现场。

  “参与筹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村民协调考古发掘所占农田的赔偿等,这些事情都做过。”赵海涛说,“不过,最基础的工作还是在田野,这是考古学研究的支撑。”

  “当年徐旭生先生潜心研究文献之后,从北京出发,在踏查登封、禹州、巩义等多地后,才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赵海涛说,“任何新发现都不是凭空偶得。”

  经过65年的田野发掘,二里头现已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多网格式布局、方正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最终,这里形成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

  在赵海涛看来,一系列成果的取得,都是数代考古人躬耕田野、团结协作的结果,不断拓展着二里头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近年来,赵海涛会抽空参加一些线上交流,回答考古专业人士和历史爱好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考古学家讲求实际,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当前的发掘和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点。”赵海涛举例,二里头遗址迄今未发现外郭城墙,有学者坚持“无邑不城”的观点,认为没有城墙的都城是不存在的;也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是“大都无城”的肇始,早期的大都邑外围都不设防。此外,各网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是否有大型给排水系统?……诸多谜团有待进一步研究。

  “300万平方米的遗址,目前发掘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沉睡3800年的二里头,倘若全部发掘完毕,按此进度,要有足够的耐心。”赵海涛提醒年轻的考古工作者,要沉得下心,夯实基础,把田野现象挖清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年对一个人来说不短,但在二里头面前,我和我的前辈们一样,都还很年轻。”赵海涛说。

 

  ■记者手记

  一场文明溯源的考古接力

  二里头遗址发掘历经了六十五载春秋、四任工作队队长,经过一代代的考古实证,中华早期文明正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采访中,赵海涛多次说到“前赴后继”“代代接力”“团结协作”;他的同事,通过前辈留下的考古笔记,推理找到了新的主干道路;近年来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也是对前期考古成果的拓展……60多年来,一个个前期发掘和研究成果,给今天的考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年轻的考古工作者们站到了前辈坚实的肩膀上。

  在二里头考古工作站,还有新生力量正在加速汇聚:他们有的是刚进队的大学毕业生,有的是仍在求学的实习生。午饭时间,大家围坐一起,捧着搪瓷碗吃饭,乐在其中。这些年轻人,会在未来成长为考古领域的生力军,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不懈努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8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