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飞虎队精神 厚植中美民间友好根基

发布时间:2025-01-07 11:30:09 来源: sp20250107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外合影。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供图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外合影。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供图

在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麦克马伦和妻子向代表团成员展示展板上自己的名字。   本报记者 刘玲玲摄

在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麦克马伦和妻子向代表团成员展示展板上自己的名字。   本报记者 刘玲玲摄

飞虎队老兵后人兰迪·斯科特为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学生留言。   本报记者 祝佳祺摄

飞虎队老兵后人兰迪·斯科特为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学生留言。   本报记者 祝佳祺摄

本报记者将刊有莫耶专访的当期《人民日报》赠予莫耶。   本报记者 杨俊峰摄

本报记者将刊有莫耶专访的当期《人民日报》赠予莫耶。   本报记者 杨俊峰摄

在云南昆明呈贡机场旧址,代表团一行聆听讲解员讲述石碾背后的故事。呈贡机场曾是飞虎队在昆明的主要基地之一,机场建设期间,当地人民拉动巨大石碾平整跑道,付出艰苦努力。   本报记者 刘玲玲摄

在云南昆明呈贡机场旧址,代表团一行聆听讲解员讲述石碾背后的故事。呈贡机场曾是飞虎队在昆明的主要基地之一,机场建设期间,当地人民拉动巨大石碾平整跑道,付出艰苦努力。   本报记者 刘玲玲摄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时指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受复信鼓舞,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日前访问中国,先后在北京、重庆、云南省昆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等地参观考察,同当地民众共叙中美民间友谊。访华代表团中的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后代表示,行程中许多动人场景让他们印象深刻,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传承飞虎队精神,不断推动两国青年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为父亲的这段经历感到无比自豪”

  10月30日上午,纪念美国第14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活动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身穿白色衬衫与深蓝色校服,在纪念馆门前整齐列队,欢迎远道而来的代表团。103岁的飞虎队老兵莫耶主动上前,与一位小学生击掌。

  纪念馆门口陈列着两张巨幅历史照片。一张照片显示的是美国飞虎队士兵与中国孩子们在一起;另一张照片显示的是中美军民共同将一架C—47型运输机拉出炸弹坑。两张照片将老兵们带回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记忆中。满头白发的老兵莫耶和麦克马伦从轮椅上缓缓起身,走到照片墙前,向大家讲起战斗岁月的往事。

  “我们有很多理由钦佩和尊重中国人民,我们没有忘记他们的英勇。”谈到80多年前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情谊,98岁的麦克马伦动情地说:“在战争年代,我们并肩作战;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做永远的伙伴。”

  追忆往昔,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同仇敌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厚友谊。抗日战争期间,2000多名美国飞虎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多名遇险飞虎队员得到救护,数千中国军民在救援行动中献出生命。

  68岁的代表团成员大卫·古德里奇第一次到访中国,他的父亲杰克·古德里奇曾是一名驼峰航线飞行员。在参观“驼峰空运”展区时,古德里奇看得十分仔细。他把手比划到自己膝盖的位置说:“在我这么小的时候,就知道驼峰航线了。父亲经常给我讲他如何开飞机穿越雪山、运输物资。那时没有雷达,也没有电子设备导航,只能靠眼睛和赶上好天气的运气,驾驶笨重的运输机穿越重重雪山。”

  古德里奇向记者介绍,他的父亲在1944年来到中国后,执行了88次飞行运输任务,往返飞越驼峰航线176次。雪山、运输机、飞行服……眼前的一张张老照片让古德里奇数次哽咽,热泪盈眶:“我的泪水不是伤感,而是为父亲的这段经历感到无比自豪!”他表示,父亲由于身体原因,无法长途飞行来到中国,“我一定会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细细地讲给父亲听。”

  “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重庆,嘉陵江畔。汽车沿着嘉陵新路向山上驶去,代表团一行来到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代表团成员在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前流连,认真聆听讲解,还不时与身边亲友交谈。麦克马伦在展板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后,兴奋地向妻子珍妮弗指了指名字的位置。他曾担任B—24轰炸机机头炮手和助理飞行机械师,在昆明和成都参加对日作战。看着玻璃柜里的展品,他感慨:“美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将延绵不断。”

  在一幅占据了整面墙壁的“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第23大队部分队员合影”照片前,格林停下脚步,他回头向代表团中一位飞虎队老兵的后代说道:“罗宾,快到这儿来,我想这张照片里有你的父亲,你能认出哪个是他吗?”

  罗宾·奥尔尼循声来到照片前仔细端详,没过一会儿便有了惊喜的发现。她指着照片中前排最左侧一位戴眼镜的年轻飞虎队员激动地说:“这是我的父亲理查德·奥尔尼,我找到了!”凑近照片,她用指尖轻轻抚触着父亲年轻时留下的影像,眼神中满是感动,“父亲当时大概只有25岁。这次跨越大半个地球看到他年轻时的样子,参观他曾为之战斗和付出的地方,我会铭记终生。我很高兴,也感到十分骄傲!”她告诉记者:“父亲在中国时拍摄了一卷录像带,记录了在这里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经常播放给我们看。我能感受到他非常热爱中国。”

  另一边,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嘉兰惠同来自重庆育才中学的几名高中生攀谈起来。当得知其中一位学生在校内创办了航空社团时,她颇感兴趣,热情地向中国学生介绍起她负责的美国陈纳德飞行学院和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的相关情况,“陈纳德飞行学院不仅训练飞行技术,更承载着美中友谊。”嘉兰惠说。

  15岁的杰克逊·隆是代表团中年纪最小的成员,也是飞虎队老兵克利福德·隆的曾孙。这次他和爷爷小克利福德·隆一起访问中国。看完展览,他充满感情地说:“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飞虎队的故事让两国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下次,我希望带着我的朋友们一起来中国。”

  “这份友谊来之不易,我非常感动”

  云南昆明。“中美驼峰空运纪念学校”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大礼堂里,一场精彩的演出正在进行。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在手风琴悠扬的伴奏声中,代表团成员同学校师生共同唱起《友谊地久天长》。回想起飞虎队员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的那段岁月,望着眼前孩子们一张张真挚的笑脸,莫耶不禁潸然泪下:“重温那段历史,看到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忍不住流泪。这份友谊来之不易,我非常感动。”

  莫耶告诉记者,此次中国之行,他最期待的地方便是昆明。这里是飞虎队在中国首次升空作战的地方,也是驼峰航线的起点、物资转运枢纽。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中国最后一条对外联系的国际通道。飞虎队员冒险开辟了新的航线——驼峰航线。航线穿越喜马拉雅山,飞行难度极大,飞虎队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昆明上空架起了一道空中桥梁。云南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为飞虎队员提供物资,全力营救落难飞虎队员,让飞虎队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一个标志。

  “顶好!”舞台上,昆明当地民众自发创作的音乐剧《翠堤长虹》再现了飞虎队开辟驼峰航线的故事。剧中,当地人竖起大拇指,用方言“顶好”来称赞飞虎队员的英勇,台下的莫耶也双手竖起大拇指回敬台上的演员。莫耶的孙女莎拉·莫耶很受感动,“我们和中国人民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是相通的,我一定会将这份真挚的情谊传递下去。”

  飞行护眼镜、军用油气炉、飞虎队员与中国军民的合影……在昆明市博物馆飞虎队纪念馆,一件件文物无言诉说着飞虎队员与中国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不畏牺牲、共同战斗的故事。简·邦纳·斯科特的父亲斯蒂芬·邦纳也是飞虎队老兵,在馆内看到父亲的照片时,她不禁落泪。“父亲经常跟我谈起中国和中国人民,他很爱中国。两年前他去世了,这次我代父亲故地重游,总是想起他。”简表示,飞虎队的历史和记忆不仅属于她和家人,也属于两国人民,希望更多年轻人了解飞虎队的故事,珍爱和平与友谊。

  飞虎楼、飞虎大道、飞虎队主题餐厅……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不时会遇到“飞虎”字样,它们也成为飞虎队与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生动注脚。嘉兰惠曾不止一次到访昆明,“我在昆明飞虎队纪念馆开馆之时便来到现场。我接触过的所有飞虎队员都说,他们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持。我由衷希望这份深厚情谊能在年轻一代继续传递下去,续写美中两国人民友谊的美好篇章。”

  “希望飞虎队精神代代相传”

  在柳州军事博物园门前的草坪上,停着一架1∶1仿制的飞虎队P—40战斗机。“我父亲驾驶过P—40战机!”小克利福德·隆兴奋地掏出怀里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名年轻飞行员和战机的合影,“这是我父亲,当年他来中国时只有19岁。你看,照片上写着:1944年在中国,已执行109次战斗任务。”

  在柳州军事博物园,代表团成员和柳州文史专家展开了热烈交流。“我父亲曾开战机负责运输工作,在柳州待过两天。”飞虎队老兵詹姆斯·米尔斯之女、基金会副主席玛格丽特·金坎农此行专程带了一张重印的老照片,“照片中是一架飞虎队战机,今天我将它送给贵馆。”

  “2003年至今,我们一直致力于搜寻整理飞虎队在柳州的故事,相继出版了多部有关飞虎队的书籍。”柳州市飞虎队文史研究专家黄希翎说,“和飞虎队老兵以及代表团的交流对我们来说很有收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讲好飞虎队的故事。希望能通过更多民间的力量发扬飞虎队友好合作的精神。”

  行程最后一天,代表团来到了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今年6月,该校与美国斯科菲尔德中学缔结成为“飞虎队友谊学校”。在代表团成员热烈的欢呼声中,学校航模社团的孩子们放飞了绘有飞虎队图案的飞机模型。代表团成员纷纷抬头仰望着天空,视线追随着模型,追忆共同奋斗的过往。

  当天,在代表团的见证下,该校“飞虎队友谊学校暨青年领袖计划”正式启动。据介绍,该项目计划每年组织中美师生互访,参观飞虎队战斗过的历史遗迹和纪念馆等,邀请美国飞虎队老兵和后代、历史学家与师生开展交流,让中美两国年轻人在交流中增进了解,让两国人民的友谊薪火相传。“很高兴看到很多人都没有忘记飞虎队,希望飞虎队精神代代相传!”格林感慨地说。

  “此行很多展览令我印象深刻,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临行前,莫耶与孩子们握手告别,“希望两国的青年一代能加强沟通,增进相互理解,把飞虎队的故事传播到全世界。”

  (本报记者白紫微、刘歌、刘玲玲、祝佳祺、姜峰、沈靖然、叶传增)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4日 18 版)

(责编:林凡巽、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