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9:39:44 来源: sp20241127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持续修复,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7月30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8.52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2亿个,较年初增长6.65%,同比增长17.18%。
市场规模持续修复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持续修复。《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8.52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4万只,募集资金33.68万亿元。相较之下,截至2023年12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万亿元。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整体保持稳健,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为2.8%。根据《报告》,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27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686亿元。
“理财市场持续快速修复,规模增速远超往年同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一方面源于2023年几次调降存款挂牌利率,这使得理财相较于存款的超额收益率提升,“比价效应”推动存款资金向理财市场转移;另一方面源于“手工补息”叫停等监管调整,这加速了存款脱媒,进一步为理财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支持。“7月25日,国有六大行再度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预计将进一步带动存款向理财市场搬家。”温彬说。
从产品类型看,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目前净值型产品已成绝对主流。《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7.84万亿元,占比97.61%,较年初增加0.6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67个百分点。
从产品的投资性质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最高。截至2024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7.6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6.88%,较年初增加0.5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73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0.78万亿元,占比为2.73%,较年初减少0.4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1.65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从风险等级看,中低风险等级的产品占比较高。截至2024年6月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6.83万亿元,占比94.07%;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24万亿元,占比0.85%。
“本轮存款利率下调后,预计存款资金将主要流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温彬说,一方面,历史数据显示,存款规模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多数情况下,调降存款挂牌利率会推高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另一方面,随着“手工补息”叫停的影响基本结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净值已逐步企稳回升,截至7月21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约为1.78%,较三年期及以下存款利率仍有比较优势。
个人投资者居主体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回暖的背后,是持续增长的投资者数量。《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理财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2亿个,较年初增长6.65%,同比增长17.18%。
其中,个人投资者依然是主体,数量为1.2亿个,占比98.74%,较年初新增738.88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为153.45万个,较年初新增18.85万个,占比1.26%,占比持续小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整体较低,以稳健型为主。《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在个人投资者当中,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数量占比最高,达33.82%;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均较年初有所增加,分别增加0.64个百分点、0.19个百分点。
为更好地适配投资者需求,目前已有多家理财公司调低产品费率,并推出具有普惠特征的理财产品。其中,工银理财突出理财产品“低起点、低费率、低风险、稳收益”特征,为小微、县域、农民、新市民、低收入者等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重点满足其风险承受范围内的收益性需求。今年上半年,工银理财存续的具有普惠特征的产品峰值规模已突破9900亿元,带动全量客户数新增175万户。
“下一阶段,银行和理财公司应不断提升对宏观形势、金融市场形势的研判能力,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与此同时,加强市场沟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强化“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持续提升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引导投资者养成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接下来,作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一环,理财信息披露服务也将进一步完善。“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持续加强中国理财网信息披露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为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信息披露服务。”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以来,依托理财新一代系统建设,中国理财网信息披露平台优化技术架构,畅通与上下游系统的衔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处理能力、安全稳定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已有31家理财公司、29家商业银行接入了中国理财网信息披露平台,实现了理财公司全覆盖。
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理财业务一头连接着居民财富,一头连接着实体经济,理应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0万亿元。
其中,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7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0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4.3万亿元;理财市场2024年上半年累计发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理财产品77只,合计募集资金超360亿元。截至2024年6月末,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达1880亿元,同比增长18.54%。
目前,工银理财已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行动方案》,并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分别形成了专项工作方案。以养老金融为例,工银理财从投资端、客户端、产品端入手,探索理财与养老的衔接点,重点加大养老财富积累型产品的供给力度。一方面,挖掘优质资产,提升相关产品的长期保值增值能力;另一方面,前置性储备功能和策略,为养老理财、个人养老金理财的扩容增量打好基础。
“面向未来,迎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机遇,结合工商银行理财的实践探索,工银理财重点应从两方面着手,当好服务科技金融的‘生力军’。”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说。
据介绍,工银理财将提升专业投研能力,强化科技金融的精准支持。张伟武表示,针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向,持续加强深度研究,拓展投研视野,准确识别被投科创项目的成长性,提升高质量资产的定价水平,特别是发挥银行理财直接投融资的优势,积极参与股票二级投资、科创企业股权直投、科创基金投资、可转债投资等,对银行信贷形成有效互补。
另外,创新产品服务能力,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也被列入工银理财下一步计划。“围绕新质生产力,持续创设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客群,撬动更多长期资金、耐心资本配置在科技创新领域。”张伟武说,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类型、多层次、高品质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