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4:15:59 来源: sp20241124
我们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始终坚持担当作为、争先创优,以新理念、新作为推动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审判工作现代化既是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审判工作现代化,最首要的、最关键的是审判理念现代化,要求以审判理念现代化统领、引导、促进各项工作的现代化,并提出了“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三个新理念。我们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始终坚持担当作为、争先创优,以新理念、新作为推动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准确把握好前端与后端的关系,树牢“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僵硬的办案思维,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及时把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具体来说,一是持续发挥好驻院调解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配强配齐驻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法庭调解员,强化速裁法官的日常指导,进一步释放驻院调解效能。二是做好向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延伸。全方位入驻矛调中心,统筹发挥好现场办案和提供法律支持作用。三是向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延伸。积极与更多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建立对接机制,加大委派调解力度,提高调解实效,提升工作水平。四是依托人民法庭向前延伸。衡量法庭工作好坏的标准不是办了多少案件,而是辖区减少了多少矛盾纠纷。为此,法庭要多“走出去”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贴近前端、靠近基层的地缘优势,借助镇街、村居、网格等力量,推动建立矛盾纠纷诉前分层梯次化解机制,让法庭成为化解矛盾、减少纠纷的主阵地。
准确把握好内力与外力的关系,树牢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无论是重大事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还是信访、执行、破产等条线工作,仅凭法院自身推进起来往往困难繁多、效果欠佳。因此,我们要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推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强化内外协同、多借外力支持,以更强大的合力推动更多难点、堵点破题。一方面,要探索推动建立县(区)市级层面的府院联动机制,要积极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努力构建党委领导、府院联动、多元共治的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在信访工作上凝聚合力,树牢“有信必复”理念,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协助,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水平,扎实推进涉诉信访化解攻坚行动,实质性化解纠纷。
准确把握好案结与事了的关系,树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案结事了”,通俗地讲就是案件办结后没有“后遗症”,不给下一个环节“添麻烦”,当事人也不用再跑腿。“人和”则是更高的要求,是通过解决一个纠纷、解决一个矛盾、解开一个“死结”、修复一段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一如既往把实质化解纠纷作为工作导向,努力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一是对每起案件要做实全过程释法答疑。诉前要释明诉讼风险、诉讼成本等;诉中要引导当事人在庭审中把事说透,释明争议焦点、举证责任、法律规定等,让当事人对结果产生合理心理预期;裁判文书要注重辨法析理,回应当事人诉求,多用老百姓看得懂的语言,把法说清、把理讲透,让当事人赢得有理有据、输得心服口服;判后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二是对每个环节要推动立审执衔接配合。全体干警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案阶段要充分考虑后续审判,准确把握职权边界,做实做细风险评估;审判阶段要充分考虑后续执行、潜在关联案件、信访等因素,避免因裁判不当无法执行而再生纷争;执行阶段则要兼顾公正与效率,最大限度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及时实现当事人的诉讼预期。
(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单位:湖南省桂阳县人民法院)
(责编:马昌、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