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乡村出招护航秋粮丰收

发布时间:2024-12-30 17:33:15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兴安盟9月2日电 题:内蒙古东部乡村出招护航秋粮丰收

   中新网 记者 张玮

  初秋时节,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兴安盟,田间绿浪翻滚,水稻和玉米长势正旺,村民们在科技护航下,迎接秋收的到来。

  近日,乌兰浩特大米成功入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这让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许忠峰喜上眉梢。

图为乌兰浩特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田野间稻浪翻滚。 陆广林 摄

  “水稻是我们三合村的特色产业,近几年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使用无人机精准施肥等科技手段,提升了稻米产量,保证了稻米绿色有机品质。”许忠峰沿着田埂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而在不远处的兴安盟草原三河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全自动大米加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成吨未脱壳的稻谷经过初筛、脱壳、谷糙分离、色选、精筛、称重等工序,在阵阵清香中“化身”成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商品,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生产加工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合作社种植的有机水稻,还有农户订单种植的绿色水稻,现在日产可以达到120吨,年加工量是5万吨。”该公司总经理张海峰说,“同时,我们还与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度合作,通过小品种试验田,引进优质品种,提高水稻的品质和口感。”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吸引优秀专家到乌兰浩特市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问题,有效提升全市大米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质效,实现科技增粮。同时,乌兰浩特市支持企业建设集加工车间、仓储车间等于一体的大米加工厂,有效延长大米产业链条,产品远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共有“兴安盟大米”用标企业、合作社12家,品牌10余个,年销售额约2.2亿元。

图为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上空喷洒农药。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供图

  眼下正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天,不时可见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上空来回飞翔,所到之处,阵阵白雾均匀喷洒在农作物之上。

  记者了解到,兴安盟为护航秋粮增产丰收,正在大力推广“一喷多促”技术。

  在突泉县突泉镇溪柳村的玉米地里,农技人员也正针对“一喷多促”中的科学用药用肥、喷施时间、个人防护等关键技术应用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增强群众科学应对病虫害的意识。

  突泉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任凤志介绍,目前该县已完成了42万亩的喷施任务。县乡两级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队,赴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督导工作,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取得实效。同时,当地还分别制定了玉米、大豆“一喷多促”技术规范,对技术路线、喷施方法、作业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明确规定。

  针对兴安盟今年春季低温、作物播种期推迟、生育期阴雨寡照的生产实际,当地农牧局结合大豆玉米田间的长势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一次喷施杀菌剂、生长调节剂、抗旱保水剂等混合液,促进壮苗稳长、灾后恢复、灌浆成熟、单产提升。

  “两架无人机一天内就能完成我们村1900亩的作业面积。”扎赉特旗努文木仁乡哈日泰来村党支部书记陈德江说,以前老百姓经常忽视农作物中后期管理,导致玉米产生各种大斑病。现在农技部门给大家免费开展“一喷多促”培训,增产可以达到20%左右。

  截至目前,兴安盟已出动无人机941架次,完成喷施面积427万亩,累计派出农技专家626人次,开展培训33次,覆盖农牧民2838人次。(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