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创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区域协调发展微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15 10:13:29 来源: sp20241215

  如果把科技产品比作种子——来自陕西的科创“种子”,由外省投资机构的“水源”浇灌,在甘肃破土发芽,这样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新时代在我国渐成日常。

  科教大省陕西2021年3月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一头链接科技成果,一头链接投资机构,为“种子”找“水”,同时也为有“水”的机构找“种子”,还为“种子”落地找地方。

  迎着夏日晨光,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翔来到位于西咸新区的“秦创原”,他是为公司科创“种子”寻找“水源”的。在“秦创原”牵线下,来自粤港澳大湾区6家投资机构的客人,要来看看“种子”成色如何,再决定投不投资,“浇不浇水”。

  王翔推荐的“种子”是公司研制的用于沙地和盐碱地土壤改良的防水沙和保水剂。只见他蹲在地上,铺沙、加剂、浇水,做起了实验。

  “在改良土壤时,挖开一层土,像这样——”他比划着,“把防水沙铺在最底层,然后,中间加上保水剂,上面再盖一层普通的沙子,行了!”他直起身子,轻轻拍了拍手,“水就锁住了!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王翔的介绍生动又直观,当天就有机构表达了投资意向。今年以来,来咨询这项技术的机构就有3批,创业初期引来的资金,已初见成效——

  距离西安市1000多公里的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烈日炎炎下的一处试验田里,玉米长势正好。“这两亩玉米地今年3月刚种时浇过一次固根水。”当地农技人员介绍,普通玉米田每月要浇一次水,每亩玉米田一年用水超过600吨,而用上保水剂,一年节约用水近一半。

  “我们公司创立之初,‘秦创原’就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办手续、找厂房、拉投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秦创原’的帮助下,实验室里的成果得以落地投产、探索应用。我们现在已经拿到了来自海南的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机构也开始关注我们。”说起“秦创原”的帮助,湄南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卢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3年开始,我们带领高科技企业主动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产业与投资对接,努力将跨区域合作常态化。”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徐霄龙说。据统计,在“秦创原”的推动下,2021年至2023年,陕西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82%,2023年达到4120.99亿元。

  让“种子”找到更多“水源”,在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区域协同创新的版图正变得越来越大。

  (本报记者宋朝军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2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