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行丨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举旗定向关乎国家长远

发布时间:2024-11-30 10:02:32 来源: sp20241130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2024年3月2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关乎国家长远。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理念,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深刻系统阐释新质生产力,到全国两会期间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行动路径,再到此次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始终有着长远深邃的思考。

  知与行

  阳春三月,万物蓬勃。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到湖南考察调研。

  2024年3月18日下午,他来到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听取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介绍,察看企业产品展示,了解材料性能测试情况和电池生产流程。

  3月20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洞察:“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三到团组,三谈“新质生产力”,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这次湖南之行,是总书记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地指导。

  “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这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

  思索、启迪、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钥匙。

  谋发展——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抓重点——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强举措——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循“新”出发,向“新”而行。

  今年开年以来,神州大地发展新动能生机勃勃:北京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黑龙江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安徽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总书记将视野引向未来。

  时与势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外贸“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从奋起直追到成为先行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这是挺立时代潮头、紧扣时代脉搏的深入研判。“科技创新”,置于新的时与势之下。

  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因时而动,循势而往。

  这些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问题;装备制造、大国重器,增强发展信心;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锚定未来蓝海……积跬步以至千里,汇聚起的是我们“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坚定底气,增强了我们“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战略主动。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从长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从京津冀到长江经济带,从东北全面振兴到中部崛起……开放为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只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

  从加快创新驱动、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到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再到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发展数字贸易……

  一组组数据提振信心——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截至2022年,中国企业参与的海外光伏项目投资分布在40多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达16.8吉瓦……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立与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先立后破”蕴含着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辩证思维。

  倾力呵护的传统产业,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成熟的工艺体系。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时代大潮下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新动能。

  统筹好立与破的关系,更需要审慎把握和谋划。对传统产业不能简单地一撤了之,同时要为新动能孕育壮大留足空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让双轮驱动的轮子“转”起来

  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科技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满满。

  ——让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起来

  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才能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以“华龙一号”“人造太阳”等为代表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正是坚持三链一体部署的创新成果。

  勇立潮头、破浪而行。

  以改革为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积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黄子娟 彭静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制图:王潇潇)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