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9:06:49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临沂4月22日电 (诸葛瑞鑫)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2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日前,自然资源部组织媒体记者走进沂蒙山区域,探访这里的绿水青山新画卷。
沂蒙山涵盖蒙山、沂山、沂水的区域,素有“八百里沂蒙”之称。2021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在其辖区内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沂蒙山山水工程”)。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晓晖表示,系统实施、统筹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在广大陆域地区,聚焦重要生态屏障、重要流域等节点系统推进山水工程建设。
沂蒙山山水工程上游实施污染灭源治理,提升植被覆盖率以涵养水土,确保源头水质安全;中游强化水土保持;下游开展水质净化与河道整治,保障苏鲁交界水质达标。
同时系统布局子项目,打造农田、矿山、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结合多学科知识,实现更科学、生态的保护修复。
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鑫介绍,临沂以沂河为主线整体布局,围绕水源涵养不足、水土流失、水污染与水生态等问题,沿河划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安全与水生态”三大修复区及八个主体单元,构建从源到汇的“一河三区八单元”修复格局。
其中,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之一的沂南县东汶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流域内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站在临沂市沂南县岸堤镇王山峪生态造林区的山顶,远望绿植层叠。岸堤镇原林业站站长张昌勉表示,通过种植侧柏、黑松、楸树、乌桕、黄栌、五角枫等当地树种20万株,有效改善了植物多样性,提升了公益林质量。
治理一片,致富一方。通过因地制宜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梯田满目。
沂南县岸堤镇王山峪村里的梯田。诸葛瑞鑫 摄“现在小米每亩产值可实现3200元左右。”沂南县孙祖镇西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姜自华表示。通过因地制宜采用生态干砌石和生态块进行梯田整治,大面积荒草地或低质农田进行整治为优质农田,利于孙祖小米等农作物生长,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种植规模化集约化。
沂南县孙祖镇西高庄村村民胡玉胜说,得益于当地社区共建共管共享模式,项目实施采用以工代赈方式,设计、承包、验收均由村民参与,既缓解劳动力短缺,又提升村民收入,还确保工程质量。
赵晓晖表示,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投资55亿元,一盘棋谋划53个工程项目,生态修复总面积4090平方公里,区域生态本底得到系统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魏山忠在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上指出,自然资源部以严守资源安全、优化国土空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权益为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生态保护,促进资源节约,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