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4 07:45:51 来源: sp20241124

开栏的话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本报今起开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专栏,深入报道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不断增强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展现各方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中国方案求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康庄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

走过10年,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面向未来,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从新起点再出发,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激活共建国家发展动力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

“在中国专家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菌草菇种植,我的收入大大提高。”来自莱索托的西奥艾赫拉是两个女孩的母亲,参加了中国援莱索托菌草技术合作项目,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中国菌草技术有助于实现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仅可以促进畜牧业发展,帮助非洲民众脱贫、增加就业,还为防治水土流失树立了典范。”南非《独立报》评论文章说。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为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作出贡献。

——激活共建国家发展动力。

实施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共建国家在铁路、公路、航运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积极开展应急管理领域国际合作,先后派出救援队开展救援救助行动;向汤加、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和专家技术指导……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着力解决制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造血功能。

基础设施的联通,有效降低了共建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成本,提高了接入世界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表明,内陆国家基础设施贸易成本每降低10%,其出口将增加20%。

——增强共建国家减贫能力。

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菌草、杂交水稻等1500多项农业技术……10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与近90个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余份农渔业合作文件,与共建国家农产品贸易额达1394亿美元,帮助亚洲、非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推进乡村减贫。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与相关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开展高水平产业合作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非洲雇员本地化率达89%,有效带动了本地人口就业。

——增进共建国家民生福祉。

维修维护桥梁,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打出水井,满足村民饮水需求;安装路灯,照亮行人夜归之路……10年来,中国企业先后在共建国家实施了300多个“爱心助困”“康复助医”“幸福家园”项目,援建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巴基斯坦瓜达尔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帮助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解决民众饮水难问题。一个个“小而美”“惠而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帮助当地民众解决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条件。

构建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格局

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一条友谊丝路活力满满。

4月13日,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老挝万象火车站一大早就挤满了人,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坐火车。旅客们纷纷自拍,欢呼雀跃,为现场见证这个历史性时刻而自豪。

“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中国的飞速发展,期待我的国家也乘着‘一带一路’东风,获得更大的发展。”大连医科大学的老挝留学生刘娅兰说。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实现世界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进一步打通经济全球化的大动脉,畅通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既做大又分好经济全球化的“蛋糕”,努力构建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格局。

——增强全球发展动能。

阿根廷胡胡伊省南部高查瑞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中国电建集团和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标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于2020年9月正式并网发电,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地电力供应状况,而且减少化石燃料消耗,优化了当地能源结构,助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产自新疆伊犁的果蔬,在霍尔果斯口岸通过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仅几小时就可以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纱、农产品等,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运抵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已走上中国民众的餐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日益紧密,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显著提升。

——促进全球经贸发展。

一组数字,是共建“一带一路”增强参与国家和地区对全球优质资本吸引力的生动写照:2022年东南亚跨境直接投资流入额占全球比重达到17.2%,较2013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流入哈萨克斯坦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同比增速高达83%,为历史最高水平。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8%,使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10%。

推动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椰林树影中,厂房鳞次栉比。泰国小伙纳他武在生产线上忙得不亦乐乎……

2016年3月,由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共同建设的全球首家鲁班工坊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分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就在这一年,纳他武进入泰国鲁班工坊求学,之后逐步成长为工程师。

“泰国鲁班工坊不仅提升了当地职业教育水平,还进一步加强了泰中两国教育交流培训,增进了两国人民友谊。希望鲁班工坊不断发展,培养更多技术人才,带动技术创新和升级。”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推动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人文交流机制日益完善。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各类合作机制集中涌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有力促进了各国民众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优质品牌项目脱颖而出。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青年故事会、“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博览会……10年来,不断涌现的精彩活动、优质品牌和标志性工程,已经成为各方共同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增强了各国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青年友好交流凝聚合力。

10年来,共建国家青年以实际行动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和民生合作,为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共同发展汇聚了磅礴的青春力量。“中国青年全球伙伴行动”得到全球广泛响应,100多个国家青年组织和国际组织同中国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丝路孵化器”青年创业计划、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创客国际论坛等活动顺利开展,成为共建国家青年深化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回望过去,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已经在这个地球上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合作共赢之网。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将与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2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