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0:27:12 来源: sp20250104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把脉定向。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
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推动了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重新定义生产力质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推动先进生产力质态加速形成。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彻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粗放扩张、低效发展的生产力发展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新质生产力源自技术革命性突破。紧紧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将重塑创新生态、催生产业变革、大幅提升生产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新质生产力源自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具有更丰富知识、更高技能的劳动者,与更加智能、高效、低碳、安全的劳动资料相结合,对传统的和新型的劳动对象进行优化组合,能够在传统生产要素配置的边际效应递减时,通过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源自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不仅包括产业间比例关系的调整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的提高,更包括产业技术变革对产业赛道和产业生态的重新定义,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就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案例。
总的来看,新质生产力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我们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源于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发明、新的技术组合和新的技术范式,必须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原创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当前,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日益向基础前沿前移,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解决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术来源问题。颠覆性创新是以新的科学原理或新的技术架构,通过科技持续积累最终形成科技创新的“惊险一跃”,往往能够推动技术和产业模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我们要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演变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在部分领域形成先发优势,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加强自主创新,迅速缩小了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一些终端产品领域形成了国际竞争力。但需要认识到,我国在部分领域还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迫切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基础在教育。要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机制,建设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全球人才高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动力充分涌流,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畅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要重视“从1到N”的产业转化。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产业体系完备优势、应用场景丰富优势、综合生产成本优势,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多方面有利条件。要围绕产业创新部署科技创新,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布局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畅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大、行业全,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网络、经营管理等全链条的多元化应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推进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未来产业是决定未来产业版图和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要前瞻布局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等一批未来产业,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鼓励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探索、同台竞争,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一些国家推动所谓“去风险”和“友岸外包”,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挑战。我国产业体系规模庞大、配套齐全,但仍存在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全而不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堵点卡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短板环节补链、优势环节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都离不开金融支持。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堵点卡点,促进科技同产业对接、资金同需求对接,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金融生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积极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释放银行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点的突破和局部调整,更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方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函数发生改变,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已经不可能像高速增长阶段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以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通过创新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稳定投资边际产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我国绿色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打造更多绿色车间、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绿色产业集群。
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动态的,这决定了生产关系也要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要围绕突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探索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宽新产业、新领域的市场准入,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新型生产要素自主高效流动和优化组合,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培育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数据基础制度,更好释放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潜能。完善技术要素市场,畅通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9日 09 版)
(责编:胡永秋、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