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3:50:50 来源: sp20241230
绿道连接自然山水人文,串起城乡美好生活。暑期来临,人们或观赏竹林花海、湖光潋滟,或邀伴骑行健身、散步休闲……绿道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本版今日起推出“身边的绿道”系列报道,跟随生态监测志愿者、绿道建设者等人的脚步,体验绿道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福山郊野公园内的绿道。 陈成才摄(人民视觉)
陈尽正在福山郊野公园拍摄昆虫。 本报记者 施 钰摄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位于福建福州市鼓楼区的福山郊野公园内仍有清风阵阵,树叶摇晃间更显绿意浓浓。太阳还没落山,已有不少人来到福山郊野公园散步赏景,寻一方清凉。
陈尽也来到了公园的福康广场,他将从这里出发,沿公园绿道前往几处水塘,监测昆虫等生物的情况。陈尽是福州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从事生态科普书籍的出版工作。出于兴趣,自2021年起,他开始作为志愿者在福山郊野公园参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这条绿道可是贴近自然、认识自然的‘宝藏’路线,每次来都会有惊喜。”陈尽说。
赏 绿
呈现原生态的山水风貌
沿着蜿蜒的步道行走,两侧皆是葱茏草木,身边不时有蝴蝶翩翩飞过。脚边低处,一团团蕨类植物凑在一起;往上瞧,三角梅等自栏杆间探出花朵,触手可及;再抬头看,高大的樟树、桉树等枝繁叶茂,撑起片片绿荫。“绿道沿线的绿植分布很有层次,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从低到高都有分布,展现了山体植被原生态的风貌。”陈尽一边走,一边介绍沿途的各类植物。
沿着平缓的坡道渐渐向上走,又能看到树梢上的景观,植物的叶片纹路、果实形态清晰可见。“快看!山椒鸟!”陈尽轻声惊呼,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只通身羽色鲜红的山椒鸟正立在树梢上。“这种鸟一般只有在深山里才能遇见,可见公园生态环境有多好。”陈尽说。
据统计,福山郊野公园现已记录鸟类140多种、昆虫及两栖爬行类动物超500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多种。“可以说,福山郊野公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从昆虫、鸟类到哺乳动物都有分布。去年,公园内布设的红外相机还拍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福山郊野公园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滨说。
在福州,像这样串山连水的绿道共有超1370公里。福州依托城市内山水资源,串联生态空间与公共空间,打造山体生态景观步道、滨河亲水步道、街区林荫绿道等,供市民休闲健身、亲近自然,将山、水、人、城融为一体,并形象地称之为“福道”。
不只在福州,自2021年起,“福道”建设连续3年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行动重点任务。根据《深化生态省建设 打造美丽福建行动纲要(2021—2035年)》,福建将打造依山傍水、串联城乡、覆盖全省的“万里福道”,到2035年,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筑 绿
以生态保护为中心
“平时没有志愿服务工作的时候,我也会常来走走‘福道’,不管是赏景还是锻炼,都是个好去处。”走到望峰台时,陈尽在树下歇了一小会儿,让山风吹干脑门上的汗珠。自望峰台鸟瞰,晚霞映照下,山下的城市高楼与远处峰峦剪影一览无余。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福州市城区内的山体总面积约30.8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山林景观风貌。但过去,群众一度“看山不进山,见绿难享绿”。
为满足群众在山野间登高、健身、沐林等不同需求,自2016年起,福山郊野公园开始建设,用山地步道串联大腹山、五凤山、科蹄山3座山体,建成步道约20公里。
李滨介绍,福山郊野公园在规划建设时坚持以生态保护为中心,依据山体原有的山形水势与生物资源本底打造3个环山绿道系统与4条主轴线,串联36个景观节点。“建设过程中,我们在保护原生林树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林相改造,生态补植多个乡土树种,特别是酸枣树、柿子树等浆果类树种,为小动物们提供更多食物。”李滨说,经过建设,公园山体的植被种类由40多种提升至200多种,植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增加。
建设“福道”,必然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既走近自然,又不破坏自然?
参与福山郊野公园建设设计的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园林景观设计院城市生态修复中心主任陈志良介绍,为了减少对山体植被的破坏,项目团队采取了多种施工方式,既有创新的技术措施,步道上的桥梁、廊亭等全程采取装配化模数化的方式进行施工;也有传统的人工作业,山体内不允许建设施工便道,在桥梁桩基施工时,大型机械难以进场,就采取人工挖孔的作业方式。“首要原则是保护生态,将施工过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陈志良说。
护 绿
守好用好城市生态基底
一路走,一路看,陈尽来到此行目的地——福源,这里有几处山间溪流汇聚而成的小水塘。只见他低着头在水塘的大石间跨越行走,不时蹲下身,用小捞网捞出一小团塘泥,凑近细细查看,再记录数值。“蜻蜓等水生昆虫是水质指示生物,它们的数量变化能直观反映水环境的情况。”陈尽说,他每月都来做一次生态监测,从水质指示生物数量的变化了解水质情况,并将数据同步给公园方。
李滨介绍,许多像陈尽这样的志愿者与部分专家长期在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生态监测工作,摸清公园生态本底的同时,也为日常管理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福州市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福道”除了供市民休闲游憩,还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条条‘福道’加强了城市不同绿地斑块间的连通性,利于物种扩散、生物交流,有效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这位负责人说。
监测工作结束,陈尽带着数据返程,他又被路旁一株叶片交叠的灌木吸引了目光。“瞧!这里面有袋蛾,它们会吐丝将两片叶子‘缝’起来当作袋子,用来躲避鸟类捕食。”说话间,他又拿出手机拍照,“这是个好素材,下回可以带着孩子们来看。”
作为生态环境监测志愿者,陈尽还常常带队开展青少年生态科普活动。“公园绿道能给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空间,也能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陈尽说。
目前,福山郊野公园已组织“鸟类公益导赏”“生物多样性在身边”等现场活动与《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湿地保护》等公益讲座100余场,覆盖福州市30多所中小学校。“我们还开辟了认种认养区,组织植树活动,希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李滨说。
修复生态,织补城市绿网;绿色出行,共享生态福利。截至2023年底,福州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33%、绿化覆盖率达43.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93平方米。在山岭峰峦间拥抱盎然绿意,在滨河绿地边感受水乡之美,在大街小巷享一方绿荫如盖……行走在“福道”上,如在生态画卷中徜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5日 1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