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诗人画家杨国光:“庖丁解牛式”的写意人生

发布时间:2024-12-23 22:14:35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网 兰州11月30日电 (丁思 王牧雨)线构其骨、墨赋其体;落笔无几、着墨不多,画图清空又生无穷意蕴。约莫半小时后,画作《秋明》跃然纸上。

  87岁甘肃画家杨国光,对描绘对象大胆取舍和概括,不受基本特征束缚,被圈内画家津津乐道,体现了从“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的过程,诠释了中国哲学中“庖丁解牛”的精髓。

  杨国光题名后,再添一个“写”字。

  “‘写’字蕴含了画里的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底蕴,这不仅是画家个性的表现,更是作画中的心灵体验。”甘肃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杨国光近日接受 中新社 、 中新网 记者专访,讲述其六十余载雅静从容的“写意人生”。

11月23日,甘肃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杨国光近日接受 中新社 、 中新网 记者专访。记者 李亚龙  摄

  “我是内向的、木讷的”

  如果体验一把最近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杨国光自认为是典型的“i人”。

  “我生性不爱说话,学校的活动我也不参加,懵懵懂懂中,我就喜欢自己写写画画,老师就将布置黑板报的事项交给了我。”杨国光依旧清晰记得孩提时代的故事。他说,家庭条件拮据,母亲去别人家做保姆,机缘巧合,其中2位雇主成为他艺术之路上的启蒙老师。

  这两位老师是中国画艺术大师黄胄和王天一先生。“他们不仅教给我绘画知识,还身体力行教我做人,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杨国光说,每逢周日,黄老待在书房,趴在桌子上专心画画,“他时常鼓励我速写,要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将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带着两位老先生的展望性鼓励“中国需要你这样的青年人才”,20世纪50年代,杨国光参加了西安美院附属中学在甘肃的选拔考试,顶着光头、穿着布鞋、背着布袋子书包的他和一群穿着皮鞋、新衣的学生同场竞技,成为甘肃省录取的三人之一。

  16岁的杨国光进入学校开启专业训练,应接不暇地汲取每日新鲜的知识养分,成为师生口中的“学霸”直至大学毕业,点线刻画游刃有余。

  他的作品,获甘肃省第一届美术“金驼奖”艺术创作荣誉奖,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获奖。他主编《中国西部实力美术家作品集》,编辑《甘肃省历史名人画传》,出版《杨国光中国画选》《杨国光素描速写艺术》《杨国光国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杨国光作品选粹》《杨国光作品精选》等画集。

图为杨国光现场作画。记者 李亚龙  摄

  “我不是天才,这是我的艺术探索”

  1961年,杨国光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75年,调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至退休,从事美术教育、绘画研究、创作实践60余年。

  甘肃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给了他艺术探索的丰富土壤,助力他成为一位多能的画家,擅长素描、速写、工笔、写意等画种,题材多以荷花、牛犊、鸡雏、鹤或简笔人物为主。

  谈及他最喜欢画的动物牛,“这是水牛,你看它慵懒地卧在水里,它的头是那样自如地摆放……”杨国光说,作画最重要的是观察,应当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去观察事物变化、感受事物变化的内在精神。

  《春牧》图,一大一小两只牛互相依傍,寥寥数笔,牛的形象就从精准的结构中脱颖而出。围绕此,杨老还作一首名为《乡情》的古体诗:南山苍苍,河水泱泱。风物长宜,乃我故乡。

  他说,“我们的眼睛不能只停留在自然视觉感受上,更需要艺术视觉审美的感受,要体现中国文化中哲学与诗的兼一、审美与认知的同构关系。”

图为杨国光展示作品《秋明》。记者 李亚龙  摄

  谈及中西方绘画的异同,在杨国光看来,人类的绘画,最后它都会达到一个“通”“同”的目标——世界大同。

  “你看西洋画,文艺复兴以后,它讲三维空间,高宽深,它引入光线,引入光色,来表现一个物象的空间感、立体感;中国画的立体感,它是用虚实、疏密来表现,它始终离不开写意,哲学上讲写意性,所以这个东西在方法上中西绘画分道扬镳,但是它们追求的那个皇冠上的明珠,外国人也能看见,我们也能看见。”杨国光说,在艺术实践中,艺术家常以理法约束,是无法有新的创造;应当以恣肆地冲破陈规陋习的约束,才能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总有人会隔三岔五地问我,你现在每天还画画吗?我一听到这个问题,就很生气,我们不是机器人。画画是艺术创作,它需要一定的灵感、心境和感觉。”八旬老者既坦率又认真地说,“我现在就是要画好我人生的句号,继续在我的艺术世界里探索。”

  杨国光的一生,沿着“写意为上”“诗画互补”“知行合一”的品格化道路,不懈地追寻着自己的艺术梦。(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