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3:38:51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社 北京12月22日电 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年:走向可知可感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断,其内涵进一步深化。从国家有关部委政策出台到各民族地区措施配套,这一着眼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走向可知可感。
深化阐释:从研讨、座谈到集体学习
今年,一场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想研讨会、一场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均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系统性论述,引起学界、理论界的格外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表示,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正在加速构建,多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多所国内一流高校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单位,由多部委联合设立的28家研究基地投入科研工作。史料体系、理论体系、表达体系研究等学术工作在全国范围铺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正被逐步揭示。
构筑精神家园: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
8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开幕。历经10个月遴选出的1500余件文物,讲述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精神和文化基础。今年以来,一批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等工作在各地开展。
在拉萨,历时四年多修建的西藏大剧院12月开台首演,这一现代剧院以汉唐风格为主,建筑整高51米寓意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56根外廊柱象征中华民族大团结。在南疆,中小学校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承载的文化意涵,时髦符号与传统文化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结合呈现,相得益彰。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对 中新社 记者说,历史中国、现实中国、未来中国,是时间维度;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上统一的中华民族,是空间维度。这既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空间,精神即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促“三交”:始于“颜值”终于“才华”
针对去年印发的《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各地各部门于今年开展系统性推进。
“始于‘颜值’、终于‘才华’”是四川甘孜“网红”局长刘洪对于游客旅行感受的形象描述。从云南普洱的咖啡园到贵州黔东南的“村BA”“村超”球场,游人被自然人文景观吸引,受当地各民族“三交”形成的民风民俗感染,一部分选择留下。旅游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各民族团结交融的纽带。
中国各地,还有一些变化正悄然发生。建设互嵌式社区得到重点关注,及至一些民族地区出现“融居”这一新词。云南丽江,涉旅从业人员占总人口四分之一,民族构成由12个增至48个。湖北恩施,互嵌式易地搬迁安置社区针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开展语言、文化、政策培训。受海外关注的西藏,官方最新白皮书显示,当地互嵌式社区的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格局已然形成。
高质量发展: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从“民族工作”延展至“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在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看来,其目的是为将其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工作紧密结合,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全国工商联、国家民委联合印发《“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实施方案》。这一年,一大批民营企业赴边疆投资兴业,帮助实现跨区域交流互动,助推边疆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当前,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聚焦高质量发展,五个民族自治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基层实践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生动诠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长期部署。检验其成效,不在一朝一夕,所谓绵绵用力、久久为功,2023年的各项工作是推进实现目标中的关键一环。
历史的故事仍在讲述。从理论研究到地方实践,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转化为一项项具体可知、可感的工作,官方正层层推进、落实,继续生动演绎。(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