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青年创业者“入驻”田园 “新业主”焕新乡村文旅

发布时间:2024-12-15 17:23:59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社 西安9月17日电 题:青年创业者“入驻”田园  “新业主”焕新乡村文旅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经过崎岖乡道旁几家零散的农家乐,记者驱车开进秦岭山脚的村庄深处。正在围墙外创作彩绘的年轻女孩、挂着“不想上班”招牌还正常营业的小店、透过落地窗可见满目山水的书屋……这片乡村住宅虽朴素、老派,却焕发出勃勃生机。

  “空气清新、山水环绕,起初我只是想为自己建一个世外桃源。”“90后”女生朱迎迎的咖啡馆开在西安市长安区沣峪村立元坪组,意图在乡村“隐居”的她没想到,店里如今每日最高客流量会达近百人。“客人们开车几十分钟来到这里办公、聊天,甚至发呆,一坐就是大半天。”

  以“吃”为主的农家乐曾是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初印象”。农家饭、垂钓采摘、田园风景吸引游人奔赴,但颠簸路途、卫生条件和单一的旅游体验也“劝退”了部分人。而今,有一批年轻人正带着咖啡店、茶馆、书咖悄然入驻,随着乡村文旅的多元化发展,从游客到村民,乡村面貌正焕发新颜。

9月13日,朱迎迎正在咖啡馆工作。杨英琦 摄

  “以前在农家乐吃完就走,想感受乡村奈何只限于‘舌尖’。”在朱迎迎的咖啡馆,西安白领林灵和好友正惬意发呆,“虽然和城市里的咖啡味道别无二致,但山水田园的环境让我们完全放松下来,真正体会到乡村的慢节奏后,谁也舍不得离开。”

  据了解,沣峪村立元坪组70余户村民大多都经营过农家乐。依托自然环境和农家乐集聚效应,咖啡店、茶馆、民宿等新业态的入驻吸引来了更多年轻消费者,同时当地的硬件设施逐步提升。“开店以来,柏油路、停车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客人们对乡村曾有的刻板印象也正在改变。”朱迎迎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变化。

  不止沣峪村,越来越多青年正“深耕”陕西乡村,为其注入新鲜活力。西安鄠邑区蔡家坡村有自己的“艺术村长”,戏剧展演、摄影展、艺术节在田野中轮番上演;一步一景的西安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民宿、露营、农场等文旅项目丰富多彩;汉中留坝县火烧店镇建成秦岭腹地的第一座乡村天文台,风格各异、设计感十足的乡村民宿接连兴建。

9月13日,年轻人正在乡村街道边创作彩绘。杨英琦 摄

  “我是农村长大的,很怀念儿时的感觉,因此再三思虑后决定回到乡村,在我长大的土地上‘生根’。”辞去房地产行业的工作,刘磊开始经营起乡村茶馆,“更宝贵的是,村民们对我创业的支持与接纳,茶馆也因此和当地的农家乐产业形成了良性互补的状态。”

  刘磊告诉 中新社 记者,从装修到营业,自己的创业离不开当地村民的支持。“装修时需要工人、营业后需要客源,因茶馆的服务内容与当地农家乐、民宿互不冲突,在客人流动的同时,我与村民实现了互利共赢。”此外,农家乐处于淡季时,当地村民也会选择来到茶馆“再就业”。

  沣峪村长大的“95后”青年刘文旭在城市尝试各种工作后,选择回家经营农家乐生意。随着朱迎迎、刘磊等“新村民”的到来,他对就业有了新想法。“农家乐旺季只有几个月,所以我应聘了乡村咖啡馆的工作。”刘文旭直言,在学习做咖啡、西点的同时,他也了解到新的服务理念与消费趋势,“随着村里客流变大,我家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很开心看到家乡变得愈加有活力、年轻。”

  “全域化、品质化及融合发展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大势。”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在当前乡村文旅的发展阶段,一些资源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乡村正在逐渐转变为“主客共享的旅居空间”,无论是游客体验还是乡村的整体经济效益都有了质的提升,“随着越来越多优秀乡创人才走进乡村,乡村旅游的整体品质和服务能力正在经历一场质的蜕变。”(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