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实体经济这个发展根基——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发布时间:2024-12-30 20:46:59 来源: sp20241230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做强实体经济这个发展根基——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社记者

做强实体经济、稳住工业运行,这是夯实经济大盘、提振市场预期最重要的事之一。今年以来,应对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我国始终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持续筑牢。

岁末年终,新华社记者奔赴大江南北,深入工厂车间、产业重镇,看到中国制造向上生长的韧劲,感受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稳扎稳打,把基本盘筑得更牢

冬日,沈鼓集团车间热火朝天。油漆包装中心里,员工正封装一台刚下线的压缩机组。“这是沈鼓首次在超高压天然气储气库领域采用单缸双段离心式压缩机结构。”沈鼓集团透平设计院副院长杨树鑫说,尽管行业出现波动,企业始终坚持高于同行业水平的研发投入,一步一个脚印,站稳细分市场。

工业经济是“压舱石”,稳扎稳打才能筑牢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批批扶持制造业的政策及时出台,广大企业坚守实业、扎实前行。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10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在政策支持和各界努力下,工业经济稳步恢复。

重点行业稳,有力托举工业基本盘。

这是10月24日拍摄的中国宝武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车间一角。新华社记者詹彦 摄

这是10月24日拍摄的中国宝武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车间一角。新华社记者詹彦 摄

走进南钢智慧运营中心,只见数字大屏播放着生产场景的孪生动画:火红的钢材在产线“穿行”,各项指标实时刷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这里一目了然。南钢常务副总裁徐晓春说,用数字化改善经营,企业顶住压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4%。

面对需求减弱、成本上升,钢铁行业加力降本增效。重点行业承压前行,展现韧性。

今年以来,我国着力稳工业,多个部门携手聚焦钢铁、石化、汽车等10个工业重点领域分别制定稳增长方案。从投资、消费、出口共同发力到稳产业、强企业、优环境,政策效应叠加,不断激发工业增长内生动力。

机械行业加快高端装备发展,消费电子深挖市场需求,汽车行业提速智能化升级……前10个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至9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主要行业运行平稳,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回升。

企业定力稳,深耕主业久久为功。

和上海交大科技园签约建设实验中心,投资1000万元进行材料开发……蓝禾医疗董事长曹军不断加大投入,应对医疗耗材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坚持把60%的利润‘砸’到研发上,在深耕主业的基础上拓展空间。”

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记者调研发现,大批制造企业正着力增强“看家本领”,把产业做实、做优、做强:联影医疗从关键核心技术源头研发,实现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零的突破”;中兴通讯不断增强5G工业现场网核心能力,推出“数字星云”平台,拓展数智化应用快速定制的空间……

10月26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新森机械有限公司拍摄的焊接机器人。新华社记者张善臣 摄

10月26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新森机械有限公司拍摄的焊接机器人。新华社记者张善臣 摄

前三季度,仅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支出就约4951亿元,同比增长7%。

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八部门推出25条举措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从支持工业大省“勇挑大梁”,到研究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稳实业、强基础的举措推出,托举产业平稳发展、激励企业深耕细作。

“要为实体经济营造稳定良好的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将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稳预期,巩固拓展工业向好势头。”

攀高逐新,转型升级塑优势

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造船工业“三颗明珠”。

正是凭借系统性优势,在全球航运市场景气降温的态势下,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保持全面增长。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爱达·魔都号”。新华社记者丁汀 摄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爱达·魔都号”。新华社记者丁汀 摄

产业发展“大浪淘沙”,唯用创新赢得主动。应对风险挑战,中国制造坚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新兴产业“勇挑大梁”——

数字化组装线上机械手臂不断舞动,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辆问界新M7车型生产下线……在重庆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新车型发布仅2个月,订单量已达9万余辆。

繁忙的生产线映射了新产业的如火如荼。1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保持领跑态势。

一组数据引人注目: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3%,光伏产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等实现高速增长,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各地谋新策、出实招:老工业基地沈阳,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等领域,今年以来建设各级各类科创平台达到1510个;西部重镇重庆,刚举行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签约24个汽车产业项目,总金额超300亿元;贵州省贵安新区,多个数据中心项目抢工期、赶进度……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10月21日,在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企业,工人在加工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部件。新华社发(万善朝 摄)

10月21日,在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企业,工人在加工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部件。新华社发(万善朝 摄)

传统产业锻造更强韧性——

这是一家“不太一样”的服装工厂:裁剪靠投影描线,生产线融合RFID芯片与5G技术……在海澜云服智慧工厂,定制服装可以实现7天内交付。

海澜集团董事长周立宸说,企业每年使用的芯片量上亿个,得益于供需精准协同,全国6000多家门店几乎实现零库存。

“一靠新产品,二靠全链条。”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总经理赵平告诉记者,将创新贯穿从育种到生产各环节,即便是青菜头里也能“长”出百亿元产业。“我们正新建一条年产28万吨榨菜的智能化绿色生产线。”

“每当降成本接近极限时,就通过优化流程挖掘新空间”“要用创新增加控制力,把技术做得更精、产品打磨得更好”……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提出,进一步扩大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范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工程,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工艺升级;聚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多部门出台切实措施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前10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信贷合理增长,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为产业焕新提供更多支撑。

“实体经济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但赢得主动、赢得市场始终是硬道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说,让技术用起来、应用跑起来、产业带起来,中国制造将在全球制造格局重塑中站上新台阶。

“链”上发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强,产业链一定要强。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补短板锻长板,至关重要。

12月6日,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发布了汽车芯片产品攻关榜单,拟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面向全国遴选优势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说,汽车和集成电路是上海战略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要通过“车芯联动”,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找准关键环节、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攻关。

从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链”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向实现自主可控迈进。

“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国内相关行业已取得一定突破和成就。”中国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玉涛说,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产业链中的262个重点环节,国内厂商可供给的环节比例已达85.88%。

强化中小企业配套能力,“链主”和“链属”企业融通发展。

刚闭幕的首届链博会上,欣旺达最新研发成果——闪充电池吸引业内人士驻足。“得益于车企开放供应链,我们的电池技术在市场历练中不断改进。”欣旺达品牌管理高级经理何伦忠说,目前这款电池10分钟可充至电量的80%,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

12月1日,参观者在首届链博会宁德时代展台了解换电系统。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12月1日,参观者在首届链博会宁德时代展台了解换电系统。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我们面向全行业开放数字化转型升级核心能力。”TCL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成说,目前TCL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已推广到20多个细分领域,助力50多家制造企业建成数智化工厂。

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引导中小企业精准补链,产业生态优势不断形成。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区域联动中增强韧性。

每秒钟有约58米光纤产出,龙头企业核心配套基本可就近解决……行走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这里的高效协同令人感触尤深。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说,通过打造光通信全产业链,光谷带动100余家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用‘一束光’赋能‘一座城’”。

在宁德,以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锂电池全产业链技术布局,每个电芯生产耗时仅需1.7秒;在株洲,轨道交通领域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协同,本地配套率达80%以上……纵横铺设的集群网络,不断勾勒出中国制造“新版图”。

不可否认,我国工业经济仍处于恢复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但庞大的市场、完整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劲支撑、蕴藏无数创新力量。做强实体经济这个发展根基,必将扎实巩固中国经济企稳恢复势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持久动力。(记者张辛欣、申铖、王悦阳、宋晨)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