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9:47:44 来源: sp20241122
主动而为,干在实处——大省见闻。今天我们来看四川。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水平。如果拉长这个时间维度,我们会发现,在过去的三年里,四川连续突破两个万亿元台阶,实现了从4万亿到6万亿的跨越。是什么支撑了四川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今年四季度,四川又要如何拼出新天地?
抓项目拼增量,攒劲!
“攒劲”是四川的一句方言,意思就是要集中精力加油干,而“抓项目、拼增量”正是四川省四季度经济工作的主旋律。
国庆假期一结束,四川省就举行了四季度项目推进大会,有1800多个项目准备开工建设。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记者了解到,这次集中推进的项目中,创新及产业领域项目最多,一共有727个。成都的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眉山的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综合服务平台、雅安的智算中心等等,都体现着发展的新趋势。
王勇是四川省发展改革委重点项目管理与督导处的负责人,10月以来,针对项目建设实施的跨部门对接会、实地调研会,他已经参加了近十场。新项目多,新困难也不少。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创生态岛,记者就赶上了一场“只谈问题”的会议。会议上,政策性支持资金如何申请是企业眼下最为关心的内容。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园区申请的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累计5.14亿元已经落实到位。现在,针对园区内企业扩建厂房、加设产线的资金需求,政府也组建起了专班。专班会根据国家出台的一揽子资金支持政策,匹配相关领域的专员,给企业一对一服务,市上和省上再分级建库,提高企业的申报成功率。
为了打赢四季度这场硬仗,资金要素得到了保障,时间也是个关键变量。重点项目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同时也分布在21个市州,需要多个部门共同推动。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配合?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的办公区,记者看到了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调度全省的重点项目,涉及需要其他部门共同处理的,可以分送给相关的厅局和部门来协同处置。
在这个服务平台上,每个项目都有专属的“电子档案”,进展实时更新。工作组还专门建立了“困难台账”,记者发现台账中已经收集了179个问题,其中一半都已经得到解决。工作组成员告诉记者,“直到这些项目的问题彻彻底底解决掉,在这之前我们一刻都不会放松。”
也正是这样坚持到底的劲头,让四川省重大项目的完成进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1—9月,四川省7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83.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94.1%,超出进度19.1个百分点,这也坚定了四川冲刺四季度的决心。
新领域新赛道,“雄起”!
无人驾驶的熊猫巴士;能爬坡过坎儿自主避障的消防机器狗;还有拥有“聪明大脑”的智能指挥员。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被列为四川省1号创新工程,前三季度产业规模预计超900亿元,同比增长预计超30%。四川绵阳拥有丰厚的产业底蕴,也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作为四川省人工智能的主要承载地之一,绵阳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绵阳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光明告诉记者,绵阳的人工智能产业具备很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在技术的研发,特别是算法上,其实还有短板,他们会到上海、北京、杭州一些产业先进的发达地区,引进相应的研究机构到绵阳来发展。
为了补短板,今年以来,绵阳组团参加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十几场展会和活动,开启技术合作对接80多项,成立了人工智能发展专班,通过搭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平台,帮助企业啃下了很多“硬骨头”。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刘杨,就是不少企业的“牵线人”。
10月以来,刘杨频繁往返绵阳和苏州之间,在他的推动下,科技城新区已经和苏州的一家机器人产业研究院达成了合作。这些天,刘杨正领着苏州的专家到人工智能企业走访调研,解决企业发展的需求和问题。企业负责人说:“在类脑感知,包括灵巧手的感知,其实我们还欠缺一些,我们也希望苏州机器人技术产业研究院过来之后,帮我们赋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刘杨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来咨询的业务很多,他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他每天要接两三百个电话,侧面也印证了机器人产业的火爆。
技术上绵阳正在积极和各大研究机构合作,那么这些科研成果要如何转化落地?
“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是绵阳给出的答案。就在这几天,为了让企业的新产品尽快进入应用阶段,绵阳发布了新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涉及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应用领域。这已经是绵阳发布的第六期应用清单,场景累计共50个。
优势产业加速跑,“要得”!
四川的新兴产业正在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那么优势产业要如何再攀新高?
在四川宜宾三江新区的一所人才公寓前,一场气氛热烈的篮球友谊赛正在进行。
“我是湖北孝感人。”“我是重庆忠县的。”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大多数队员都不是本地人。队员们大部分来自周边的动力电池企业,这也让“年轻人扎堆”成了宜宾的新标签——常住人口近三年持续净流入,大学数量从2所上升为12所,在校大学生人数从2.5万人增加到10万人。
如此大的“磁吸力”从何而来?
在宜宾锂宝研究院就职的周宇环告诉记者,政府会给他们三年免费人才公寓的住宿,同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落地宜宾,产学研的配套上面可以给他们很大的支持。
2019年宜宾招引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落户。有了这个“巨无霸”,配套企业来了,专业人才多了,动力电池的产值也在四年间从不到20亿跨越到1013亿。但是在高速增长过后,这个千亿级的“大块头”开始有了成长的烦恼。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副局长岳鹏说:“动力电池产业已经成为宜宾的优势产业,产值不太可能再像从前那样几十倍的增长了,以前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现在要拼的,是产业链上每个企业都做强,这样整个产业才能出圈儿。”
产业链上带头破圈的还是链主企业,现在,宁德时代在宜宾的基地已经升级为灯塔工厂,打造了智能零碳的风向标。这也让不少配套企业有了危机意识,纷纷进行技术升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竞争是越来越大,比如说我们的防爆片,原来那个刻痕0.02毫米就可以了,现在要求做到0.01毫米,相当于我们品质要求直接提高了一倍。”
想要转型升级,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顺着做强一条链的思维,宜宾开展了“定联挂帮”行动——定人员、联企业、挂任务、帮困难,现在,三江新区已经有96家企业加入助企行动中,为了让企业“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今年区里上新了服务,让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专属“管家”。
截至目前,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拥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拔节生长的产业集群,让链上的每家企业都在加速奔跑。放眼四川,现在全省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00家,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前十企业5家,其中有4家进入了全球前十。在这里,动力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从锂矿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生产、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新场景新业态,“巴适”!
看过了四川的产业,现在我们来关注消费。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9万亿元,同比增长4.4%。从“地标商圈潮购”到“特色街区雅集”,四川正不断创新,打造出一个个“安逸”、有“松弛感”的消费场景。而在这份“巴适”背后,四川是如何努力的呢?
拥有自行车专属的电梯,可以骑行到任意楼层的滑道,甚至连管理人员都是骑车巡逻场地。这个地方就是成都最近新开业的“骑行体验”街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条街区从运动装备、文创、书店,再到咖啡厅,已经用“骑行”串起了40多家品牌,其中各种首店就超了一半,几乎每天都能吸引上万名消费者打卡。成都市商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打造差异化的特色街区,是他们创新消费场景的重要发力点。目前部分场景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同质化现象,他们要结合不同的消费领域和不同的消费趋势,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为了放大每一个新场景的特色,让不同业态相互耦合,成都颁布了最新版的消费场景建设导则,其中的指导意见,每一条都落在了实处:在国际潮购类街区型里面,针对街区的长度做了要求,对零售业态店铺的数量,包括零售营业面积、占经营场所的总面积,也做了要求。
在“新晋网红”成都高新区的双子塔,年轻人钟爱的咖啡面包节如约而至,200多家咖啡面包品牌、80多场体验互动,满足了消费者不只是拍照打卡的需求,网红地标也在持续释放更多消费的潜能。
眼下,四川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加大创新的力度,积极的政策也正在落地显效。数据显示,成都都市圈日均流动总量超65万人次。雅安围绕“熊猫经济”,重点打造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等新业态;乐山以“味蕾游”为抓手,推出《2024乐山美食地图》,带动餐饮消费超5亿元。
推陈出新的消费场景、引领消费的时尚商圈、形态各异的特色街区,四川正通过一套“组合拳”不断加强品质供给,打造国际化的消费服务环境。
“探古寻新意,古道新思量。”
无论是“项目为王”的工作模式,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科学谋划,还是消费的提档升级,四川都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激发全省经济的内生动力。冲刺四季度,四川正以经济大省的责任与担当,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答卷。
编后
四川人爱吃辣。经济大省四川,抢抓机遇、攻克难题,也有一股子辣劲儿。抓项目,每一个项目的成长,都不会因为你是经济大省就能轻松得来。参与推动项目的政府与企业,始终在拼智慧、拼体力、拼韧劲。经济大省的“大块头”,也要不断开辟新赛道。四川人把新赛道所需的各种资源调动起来,在科技创新、产业竞争的风口浪尖上书写新的发展篇章。四川的经济之“辣”,不仅辣在热度上,也辣在不怕困难上,辣在敢闯敢试上。通过这组《干在实处、大省见闻》系列报道,我们看到,“大块头”们的努力,既各有特色,也有着一致的追求。从广东、江苏、山东,到浙江、河南、四川,这前六名的经济大省,都把靠前的经济总量排名,理解为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要在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上,始终作全国的表率。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刘若欠 宋镜
制片人丨刘颖 年加 曾莹 王珏 杨晓波
记者丨杨曜语 李超 陈凯 四川台 绵阳台
编辑丨张昊 叶承露 杨阳 黄韵嘉
评论员丨杨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