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6:40:09 来源: sp20241128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75载波澜壮阔,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民族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奔赴美好未来。
石榴花开结出团结硕果
“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走进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静静矗立。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多位民族代表立誓后碑上签名。
岁月流转,斑驳的字迹,见证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光荣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发放救济粮和生产工具,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渡过难关,各族人民翻身解放,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捍卫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改革开放后,对口支援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走出各民族互助之路……
75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应对挑战中破浪前行,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中华大地绽放出愈发绚烂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亲如一家,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日喀则市江洛康萨社区广场上,身穿不同民族服饰的居民表演融合了多民族元素的歌舞。这个社区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13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其乐融融。
2012年以来,国家民委已累计命名205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精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增进共同性的方向,以“互嵌”为导向,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逐步拓展到企业、乡村、机关、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不胜枚举。
水乳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日益形成——
多彩贵州,民族团结乡村篮球邀请赛拥抱八方来客;天山南北,“打起手鼓唱起歌”民间艺术季喜迎四海宾朋;大美宁夏,邻居节、百家宴吸引各族群众同吃一桌饭、广交知心友……各族群众“双向奔赴”,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
中华一家,情深意长。75年一路走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书写着“茶和盐巴永不分离”的动人故事。
共富共享绘就幸福图景
大凉山腹地,曾经交通闭塞、地瘠人贫。新中国成立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迈向社会主义社会。
75年沧海桑田,凉山深处,换了人间。
今日凉山大地,新居新寨错落有致,硬化道路通村入户……当地彝族群众常把两句话挂在嘴边:“精准扶贫‘瓦吉瓦’(好得很)!”“共产党‘卡莎莎’(谢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民生福祉、致力民生改善,420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奋起直追,经济活力更足——
八桂大地,一条全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在加速延伸。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方式,通达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广西各民族生产的产品,柳工机械、五菱汽车、柳州螺蛳粉出口到了五大洲。
75年来,从实行转移支付、西部大开发,到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一项项政策和资金落实落地,民族地区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情深意笃,民生保障更暖——
雪域之巅,109道班承担着唐古拉山口的道路养护保通任务。75年来,一代代高原养路工人在“生命禁区”深深扎根。救助站里,4000余封来自四面八方的感谢信,定格了民族团结的温暖瞬间。
在内蒙古,各族儿女携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在青海,各族人民倾力支援,帮助积石山地震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为各族儿女托起稳稳的幸福。
凝心聚力,社会事业焕新——
“日光城”拉萨,“北京中学”点亮农牧区孩子的梦想;藏西阿里,陕西援藏医生帮助几近失明的老人重获光明与希望……
对口援藏30年来,援藏干部人才为雪域高原送去教育新理念、医疗新技术、团结新佳话。
75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保障更加有力。
美美与共构筑精神家园
“远方客人到景宁,山笑木笑人欢唱……”9月4日晚,浙江景宁畲乡古城非遗文化巡游热闹非凡,各地游客和身着民族服饰的表演者载歌载舞。
2024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走到之江大地,铺展开一幅各民族美美与共、各族儿女共建幸福家园的生动画卷。
立心铸魂,增进文化认同——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儿女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同构建了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叙事体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年来,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加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走进校园……文化如水、浸润无声,各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守正创新,弘扬中华文化——
今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海南三亚举行。自1953年创办至今,借助这一平台,一个个“濒危”民族文化遗存重焕生机,一项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传承。
今天,当600多岁的蒙藏学校旧址“变身”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一馆之内纵览中华文化之美;当文物古籍跨越千年“上新”展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生动可感……与古为新、弦歌不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触可及。
同心筑梦,携手再启新程——
钱塘潮涌,亚运之光照亮西子湖畔。2023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相聚于此,共享伟大祖国荣光。
“毛南族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奋斗出来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来自广西的代表韦震玲心潮澎湃,30多年前,她父亲也曾是参观团的一员,“如今各族儿女更要珍惜时代机遇,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斗!”
75载长歌奋进,中华民族儿女共同谱写了人民共和国繁荣富强的壮丽史诗。展望未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相通、情相融,志相同、力相聚,各族儿女共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新华社 记者王明玉)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