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2023·年终专稿)

发布时间:2024-12-05 15:23:12 来源: sp20241205

  开栏的话

  2023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这一年,在习近平主席的引领下,中国外交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主动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2023·年终专稿”系列文章,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线,讲述中国与各方一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故事,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今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回顾共建“一带一路”10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一个个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促进了互联互通,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无数人的生活与命运,因共建“一带一路”而改变。

  一条高铁,培育一条经济带

  10月17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同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习近平主席强调:“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中方愿同印尼总结成功经验,做好后续高质量运营,培育雅万高铁经济带。”

  印尼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雅万高铁作为两国元首亲自关心推动的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是印尼和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最高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雅万高铁正式开通后,印尼首都雅加达至旅游名城万隆的通行时间从过去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近日,本报记者专程体验了一次雅万高铁。

  “在这条路上,你可以看到雅万高铁的建设是多么不容易,也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开通对于国家发展有多么大的意义。”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项目管理经理英德拉对记者感慨。2016年,英德拉从中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到印尼加入雅万高铁项目组。对于雅万高铁带来的变化,他感触颇深。

  说话间,窗外光线变暗,列车进入此行的第一个隧道。这条长度接近1900米的隧道位于雅加达市内,上面是在建轻轨、高速公路和建筑物密布区,施工难度很大。英德拉说,雅万高铁项目组创新施工方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中国工程师不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还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帮助印尼工程人员掌握施工技术。”

  列车驶出隧道,车窗外,澄澈的蓝天下是连片的农田。“印尼人常讲:路通,财通。”英德拉指着窗外对记者说,“铁路通了,不久之后,这里一定会有一批产业园、企业落地。未来沿线的经济一定会快速发展。”

  远处隐约可见城镇的轮廓,终点站万隆德卡鲁尔站就在前方。邻座的印尼小伙子菲尔曼西亚兴奋地在窗边拍照。他在雅加达开了一家理发店,这次专程坐高铁到万隆旅游。“有了高铁,来万隆太方便了,高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雅万高铁正在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开通运营两个月以来,雅万高铁累计运送旅客超过80万人次。进入12月,运营方增开了12趟列车,但仍经常一票难求。目前,万隆及周边地区的6个景点已与雅万高铁展开合作,为高铁乘客提供免费接驳服务或旅游景点门票。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以来,前往这些景点的游客数量增加了4倍。11月,万隆一家旅游公司总经理哈西安娜·阿沙迪马不停蹄地接待了来自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游客逾百人。

  列车缓缓减速,进站、停车。走出车厢,看着银红相间的列车和熙熙攘攘的旅客,英德拉感慨地说:“雅万高铁为印尼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和新的希望。”

  一座港口,辐射作用不断显现

  冬日清晨,爱琴海畔,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港)汽车船码头。一艘蓝白相间的巨轮正在靠岸。在引航员和码头工人的帮助下,货轮系上了直径几十厘米的缆绳,慢慢进入泊位。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这艘来自中国的货轮抵达比港,船上装载了数百个集装箱的中国造家用轿车和轻型卡车。

  桥吊稳稳地将集装箱从船上卸至堆场,箱中的汽车被运至汽车船码头。码头副总经理帕特里夏·吉古比照着手中的货物清单开始工作。

  2008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希腊方面签署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并于2009年投资经营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在中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座一度濒临破产的百年港口重焕生机,如今已是地中海第一、欧洲第四大港口,对希腊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约为1.56%。

  2019年11月11日,正在希腊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共同参观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习近平主席与当地员工代表亲切交谈,吉古作为员工代表向习近平主席汇报。“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不是口号和传说,而是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比港的变迁印证了习近平主席话语的深意和远见。”

  吉古一直在比港汽车船码头工作,这里也逐步发展为比港新的业务增长点。每天,吉古和同事平均要处理的汽车超过1000辆,高峰时可达3000辆。“作为船只穿越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后停靠的第一个大型港口,比港是地中海地区汽车转运的重要枢纽站。”吉古说,大型货轮在此进行货物分流,再换小型货轮开往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港口,大幅节约了物流成本。

  汽车船码头西侧,一条铁路向北延伸,经北马其顿、塞尔维亚等国,抵达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就是中欧陆海快线。自2014年启动以来,中欧陆海快线已开行10余个站点、20余条混合编组线路,成为中国与中东欧之间新的贸易通道。在中国企业承建的匈塞铁路全线通车后,中欧陆海快线的运力将再次大幅度提升。“比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辐射作用不断显现。”吉古说。

  汽车船码头南侧,是正在建设中的新码头。“等它建好投入使用,这里的汽车吞吐量还会翻倍。”吉古信心十足地说,“新码头将引入数字化系统,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将大幅提升。”

  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让吉古和同事备受鼓舞,“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我期待着比港实现更好的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

  汽笛声响,又有船至,吉古又开始忙碌起来。“希望习近平主席能再次来到比港,看看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吉古笑着说。

  一幢妇产楼,护佑当地妇幼健康

  雨夜,电闪雷鸣。肯尼亚妇女玛丽即将临盆,胎儿缺氧,一度面临危险。家人紧急把她送到卡图伦比卫生中心妇产楼,在中国援非医疗队妇产科医生张静和卫生中心护士长默茜·穆萨乌的帮助下,玛丽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10月18日下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专题论坛现场,这部名为《爱在妇产楼》的舞台剧,讲述了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在肯尼亚南部马库埃尼郡修建的妇产楼护佑当地妇幼健康的真实故事,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听说妇产楼的故事在本届高峰论坛上演出,穆萨乌很开心,“妇产楼帮助我们挽救了许多母亲和孩子的生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真真切切的改变。”

  穆萨乌是这种改变的见证者。她今年36岁,从事护理工作已有8年。“从前,这里没有专门的产房,产妇只能和其他科室患者挤在一起。一些产妇选择在家分娩,母婴健康得不到保障。”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葛洲坝集团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部联合非洲开发银行和肯尼亚政府,为卫生中心修建了一幢妇产楼以改善医疗环境。2021年妇产楼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接待的产妇越来越多。穆萨乌打开接诊记录给记者看,“从以前的每个月两三人到现在的二三十人。周边郡的一些产妇也会选择这里。”

  病房里,产妇海伦·穆埃尼正躺在病床上休息,她的母亲斯特拉·穆图阿感慨道:“我生海伦时是在家里生的,受了不少罪。现在有了这么专业的妇产楼,海伦生产时条件比我当年好多了!”

  马库埃尼郡位于肯尼亚南部,阿西河与斯瓦克河在此交汇。2018年,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斯瓦克大坝项目动工。在建设大坝过程中,项目组还修学校、建水井、盖药房,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的民生工程,使包括马库埃尼郡在内的多个周边郡受益。

  近年来,中肯合作实施了蒙内铁路、蒙巴萨油码头等一大批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肯尼亚开花结果,让当地民众增强了获得感。今年10月,肯尼亚总统鲁托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鲁托表示,相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能够进一步助力肯尼亚和非洲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一体化。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包括肯尼亚在内的非洲大地万象更新。”作为非洲联盟委员会前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温查受邀担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这些年,他参与推动多个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他的工作、生活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非中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继续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姆温查说。

  一个交流项目,助力青年职业发展

  “春华秋实,美好时光。”10月18日,参加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撒普尔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信息。

  撒普尔来自土库曼斯坦,现在是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博士生。2015年,他通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联合培养项目的考试,来到中国留学。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完成4年的石油工程专业学习后,他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中亚国家与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我希望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深造。”撒普尔说。

  “在本届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就包括促进绿色发展。我很受鼓舞,相信我的科研事业一定会在这些领域中有所作为!”撒普尔说。

  若贺曼是撒普尔的老乡和师兄。2010年,若贺曼参加联合培养项目来华留学;5年后,他带着刚通过该项目考试的撒普尔来到中国。10多年来,若贺曼见证了这个联合培养项目越来越受欢迎,“今年报名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竞争非常激烈,其他中亚国家学生来中国留学的热情也很高涨。”感受到中亚国家和中国教育合作的广阔前景,若贺曼在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工作,希望“帮助更多留学生更好融入中国”。

  今年,若贺曼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共同致信习近平主席,讲述在华留学生活情况,表达努力学习、加强合作、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决心。习近平主席很快就给他们回了信。“2013年,我在中亚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来,中国中亚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各领域合作驶入快车道,给双方人民带来福祉。”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有为青年传承和发扬。

  临近岁末,撒普尔的“朋友圈”格外热闹,大家都在忙着盘点一年的收获。“共建‘一带一路’是很多朋友今年的关键词。”撒普尔说。他的朋友、乌兹别克斯坦小伙阿森贝克今年参加了很多共建“一带一路”活动,眼下正在为新年销售旺季做准备。

  “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就包括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这让我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阿森贝克目前就读于浙江大学,他也是一名电子商务领域创业者。“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我想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帮助更多乌中企业对接需求、洽谈合作。”阿森贝克说。

  “命运的齿轮,因为共建‘一带一路’而转动。我认识许多来自中亚国家的青年,我们都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看到了未来、找到了目标。”撒普尔说。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站在下一个金色十年的起点,各国民众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望更加强烈,开创共同迈向现代化美好明天的路径更加清晰。这条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之路将不断铺展,不断书写新的精彩故事。

  (本报记者侯露露、韩硕、屈佩、曹师韵、谢亚宏、黄炜鑫,本报记者李安琪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2日 03 版)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