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0:20:18 来源: sp20241114
第78集团军某旅与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组织联教联训活动,图为部队教练员为军校学员讲解装备架设注意事项。孙芳谱 摄
取长补短,突破技术困境呼唤理论教学支撑
第78集团军某旅一级上士张贺雷仍然记得,刚刚接收某新型装备的那个夏天。
由于缺少技术骨干教学帮带,官兵们只能对着说明书摸索操作。作为首个调整到雷达对抗专业的战士,张贺雷感到颇为不适——训练时,各专业人员分别带开,雷达对抗专业却只有张贺雷一个人。他环视四周,一种迷茫感油然而生。
面对陌生的专业,张贺雷第一次体会到“孤军奋战”的感觉:一个人学习理论,一个人实装操作,一个人考核评估……而且,这只是他面对的第一道难关。
作为班长,张贺雷要为后转岗来的战友讲解装备操作。但装备操作说明书上仅有简单步骤,实践中到底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如何用好?为此,他们一次次向厂家院校求教,收集装备资料、总结专业理论题库、梳理装备操作流程,还编写出一套教案课件。
没过多久,张贺雷又遇到新难题。他发现,战友们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讲到操作时兴致勃勃,一讲到理论,有些人就开始“大眼瞪小眼”。“新装备自动化程度高,有的人把操作装备等同于操作普通电器,以为记住几个按键就足够、多摸索就能学会,用不着学理论。”张贺雷告诉记者。
专业骨干张金宝曾经就是这样认为的,直到他亲身经历了一次惨痛教训——
那次旅里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张金宝带领官兵架设装备。原本一切顺利,可到了撤收环节,一名操作手突然报告:“天线无法降下!”
“尝试切换控制模式!”
“试了很多次,还是不行!”操作手反复确认自己是按流程操作,但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车内,张金宝坐在车长位置一遍遍尝试,始终没看到装备自检通过的绿灯亮起,额头开始冒汗。车外,原本跃跃欲试的操作手们,此刻心都悬了起来。多次调试无果后,张金宝只能求助于连长。
最终,故障原因被查明,是不合理使用装备造成了保险丝烧坏。他们也被判定本次考核成绩为0分。
经过加班加点维修,装备终于恢复正常。张金宝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理论基础太薄弱,很多细节都没学透,才会因为使用不当造成装备损坏。
针对基层官兵理论学习不足的情况,全旅议战议训会上,有人提出:“院校处于专业理论前沿,视野开阔、资源丰富。官兵们要学习摸索新装备,院校专业教员能更有效地帮他们打好理论基础,不如邀请院校专家来授课。”这一建议很快被旅里采纳。
与此同时,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某专业教研室,正为缺乏实装训练数据支撑而苦恼,多次安排教员赴部队开展调研。
一次实战化训练中,该旅邀请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专家来队跟训指导,协助组织训练。经过沟通协调,双方很快达成一致:让院校教员学员定期分批次来部队开展联教联训活动。
“上门送学”的做法,一方面让院校学员接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新装备、新训法、新技能,帮助他们提前适应岗位;另一方面,也让部队官兵平时遇到的难题能够得到援助,有机会学习提升专业理论。
“院校教员们面对面授课、手把手帮带,让我们学到许多装备操作原理,形成了排除故障的可行方案,为专业训练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张贺雷感慨。
你来我往,院校教学与部队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确定干扰样式,要注意观察目标信号的频率等数据,灵活选择应对方式,设置干扰参数……”仲夏时节,训练场上,第78集团军某旅某营一堂现地教学课正在进行。
与以往不同,这堂课的授课人不是该营训练骨干,而是来自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的教员朱文亮。课前,官兵们用热烈的掌声迎接了朱文亮,还亲切地喊出一句“欢迎回家”。从“客人”到“家人”,背后饱含着部队官兵的真情认可,也离不开院校教员的辛勤付出。
一次训练,某装备车辆多次非正常断电。当时,朱文亮正在参加联教联训活动。得知消息后,他立即上前检查,最后发现是日常行驶时的错误习惯,导致了供电系统故障。
于是,朱文亮连夜备课。第二天一早,他就在训练场组织了一堂实践课,为该连官兵讲清故障原因,并与官兵和学员一起展开维修,彻底排除车辆故障。
联教联训期间,这样的难题会诊每周都有两次,教员和部队骨干一起“把脉开方”,学员和官兵共同观摩学习。不少官兵感叹:“院校教员不仅帮我们解答理论资料、装备操作等问题,还用教学科研成果,为我们的专业组训开拓了新视野。”
那次,该旅某营千里机动至陌生地域,参加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红蓝对抗训练。没想到第一回合对抗,他们就被对手打了个措手不及,遗憾败北。
该营营长百思不得其解,拨通了教员龙洋的电话。了解过对抗情况后,龙洋立即召集教研室骨干,针对营长反馈的问题进行专项攻关。一条跨越千山万水的“取经路”就此连通。
“干扰信号效果不理想,建议采用多站、多种样式同时实施干扰……”院校提出方案方法,部队进行实践检验。一次次“连线”中,他们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最后,该营凭借优异的目标干扰有效率和压制时间比,在各个参训部队中夺得第一名。
部队与院校精准对接,战场与课堂紧密相连,成就了这场为战育人的“双向奔赴”。一名院校领导坦言:“联教联训通过建立双向沟通、协作共赢的联合育人模式,实现了让学员从课堂走向战场、深度融入基层的教育目标,也为院校探索服务部队的经验方法畅通了道路。”
教员黄枫对此深有感触。此前,他在教授“雷达对抗装备操作”课程时发现,由于没有实装讲解,不少学员对操作流程的理解记忆十分困难。
借助联教联训契机,黄枫将这门课搬到部队训练场,结合装备讲解理论难点,又将该型装备的操作注意事项逐一细致演示,让许多学员茅塞顿开。以往理论学习中难以解答的问题,最终在实践中得到解决。
携手育才,常态化联教联训持续开展
某连干部李岩刚到连队时,正好赶上旅里组织的一场战术训练。训练中,特情接踵而至,官兵们应付得手忙脚乱,结果也不如人意。
“老兵退伍后青黄不接”“岗位缺编,技术骨干稀缺”……复盘讲评会上,众人各抒己见。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匮乏。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官兵加速能力升级?”那次机关调研,李岩提出这一诉求。
“随着装备更新迭代,部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对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调研过后,该旅领导对这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经过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与院校专家组织会谈,他们决定开辟一条“联合育才、请送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让营连部队结合单位实际向院校提出人才能力需求,院校根据部队专业动态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对少数无法在院校实施培训的专业,由旅党委牵头联系厂家协助培训。
雷达技师高浩稳正是首批送学人员之一。作为该旅骨干,他曾多次参与重大任务。但第一次接触新型雷达对抗系统时,高浩稳还是产生了强烈的本领恐慌。一次次参加院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回到部队又经历多个岗位锻炼,他慢慢成长为雷达对抗专业的行家里手,还带出不少优秀的徒弟。
训练场上,高浩稳和业务骨干正围绕某项技术革新展开研讨。“部队与院校联合培养,不仅缩短了我们的成长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突破专业发展瓶颈。”高浩稳告诉记者。
一级上士徐佳玉对此感同身受。2022年,他面临岗位调整。学了7年的老专业成为“过去式”,这让他十分担心自己的未来发展。恰逢此时,该旅开始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像徐佳玉一样迫切面临岗位转型的人员被优先安排赴院校培训。如今,他不仅顺利走上技师岗位,还成为专业带教的中坚力量。
“多亏了旅里搭建的平台,让我的学习机会越来越多,个人成长的道路越走越宽阔。”徐佳玉感慨道。
培训归来,官兵们的个人能力逐步向一专多能转变,不少军士骨干在日常训练、后勤保障、技术创新等领域都表现突出。
朱金涛曾是一名军械员,义务兵服役期满后,他选择继续留队,被安排参加3个月的院校培训。“训练场上,很多战友都能跨专业协同保障,让我感到很大压力。”朱金涛在心里给自己设下一个目标——要快速成长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培训期间,朱金涛不仅认真学习雷达对抗的装备操作,努力掌握相关理论,还主动找到教员,申请学习维修专业课程。那段时间,他经常利用休息间隙翻阅书籍、借阅笔记,只为多了解一点装备操作的数据流程。
朱金涛的上衣兜里,一直揣着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系列理论要点:装备架设撤收流程、装备保养注意事项、换季保养时间……3个月的院校培训经历,为他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2023年底,他凭借过硬的能力素质和出色的专业表现,被该旅评选为年度“四有”优秀士兵。
据了解,该旅与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开展的常态化联教联训活动已持续3年。经过3年的共同探索,他们围绕装备研练、战法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出一套经验成果共享、教学训练同频、人才管理同步的互通机制,推动部队与院校人才并肩成长、部队战斗力加速生成。(张东盼 张光轩 周程程)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