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督员、政务体验员、政策体验师 小“岗位”优化营商大环境

发布时间:2024-12-15 09:12:06 来源: sp20241215

  政务服务从来不是“闭门造车”,怎样才能让企业为自己“代言”?近年来,北京市工商联号召百强民营企业、企业(行业)商会、企业服务机构等主体,共同组建由“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下称社会监督员)、百强企业政务服务体验员(下称政务体验员)、政策体验师”构成的“两员一师”队伍。近日,《中国新闻》报采访相关代表,看看这些小“岗位”如何优化营商大环境。

2020年12月2日,北京市工商联组织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市工商联供图

  社会监督员:当好优化营商环境信息“中枢” 汇聚企业“心声”

  “很多高新企业目前都缺乏获取前沿科研信息的渠道,高校研究者可以免费用知网,但企业要获取与知识产权专利相关的论文成本很高,阻碍了企业内的科技创新。”为履行社会监督员的职责,北京时代凌宇公司副总裁王国金每次观察到这些企业之间的共性问题,都会将意见通过企业服务热线或文字提案等形式上报至北京市工商联。

  近年来,时代凌宇公司以Solink产业链孵化器为平台,多次组织初创企业参与到“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区块链”,“智慧社区充电桩改造项目”等主题的项目需求对接会中。会上,到场的不只是创业团队与投资方,时代凌宇公司作为同时了解企业需求与潜力的第三方,充当起了众多初创企业的“老大哥”,关注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以前,企业家要开具无犯罪证明需要提前到户籍所在地公安局提供资料,很容易延误招投标的时机。“原本我们企业就经常遇到这类问题,在参加一些企业协会会议时,我发现几乎所有企业都存在这类问题。”王国金说,“我们参考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提出了一套线上办理无犯罪证明的方案,经企业间反复探讨,将建议上报给了工商联。”

  目前,上述建议已得到采纳。经北京市工商联协调,“开具证明信-申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功能已上线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系统,实现了相关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为企业节省下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在王国金担任社会监督员后,时代凌宇公司对企业诉求的发掘由“自发”转向了“自觉”。“我们在组织孵化器下企业活动时,会主动将监督员的身份告知参会企业,让他们知道有这样的渠道可以向上反映问题。问题一旦解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通过我们来发声,形成良性循环。”王国金说。

  通过12345企业服务热线,北京市社会监督员的建言情况、热点咨询和企业诉求可以得到定期反馈。截至2023年末,“12345热线”共受理营商环境监督员来电412件,224件由企业专席直接答复,188件由承办部门办理完成。

  政务体验员:“全场景”感触政务环境 减少企业经营“磕磕绊绊”

  从应用于工作会议的液晶屏幕,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世界最大地屏”……近年来,利亚德集团生产的LED产品应用广泛。但在几年前,如何以数字化手段实现LED产品溯源,一直是阻碍集团产品增效降本、进军海外的一大难关。“如果产品出口到海外,企业无法进行溯源,那么维修和维护的成本就会非常高。”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副总裁罗蜜说。

  企业要实现数字化的产品溯源,需要处理采购、生产、出厂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而对于利亚德这样一家数据量庞大的集团,要建成这样一个系统,亟待相关部门与数字化技术公司的支持。作为一名北京市政务体验员,罗蜜将上述需求上报给了北京市工商联。“意见提出后,北京市经信局给了我们项目支持,还提供了数字化技术公司的推荐目录,相当于政府提前帮我们筛选了一遍供应商。”罗蜜说。

  自2021年加入政务体验员队伍以来,罗蜜长期与北京市工商联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参与政务服务场景参观活动、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将企业遇到的问题实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平日里,企业在申领生产许可证、小客车指标、港澳通行证等高频环节可能会遇到问题;在企业参与招投标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往往又会成为“燃眉之急”。借助政务体验员搭建的意见渠道,利亚德集团的这些“磕磕绊绊”少了许多。

  “我在利亚德已经工作了11年,近年来我直观地感受到,企业向政府反馈意见的路径越来越畅通。以前企业有了诉求,第一时间可能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现在不会了。”罗蜜说。

  随着利亚德的企业布局覆盖北京、珠海、长沙、无锡等城市,罗蜜在一次次的业务考察中看到了不同地方的营商环境特点。这些地方的政府是如何支持企业发展的?地方企业的发展情况如何?作为政务体验员,罗蜜基于对北京营商环境的了解,能够将上述信息择优反馈至北京市工商联,为北京提供了一扇借鉴京外政策的“窗口”。

  北京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来自北京市百强民营企业的269名政务体验员累计提出体验评价277条,其中表扬124条、建议88条、困难问题65条,协助全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及时收集企业意见,促进涉企服务流程优化与水平提升。

  政策体验师:做好政企沟通“翻译官”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近几个月来,在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下称知诚会)为在京企业举行的多场座谈会上,“中小企业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被频频提起。面对各路企业代表抛出的一个个问题,知诚会会长任壮基于对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的准确解读,充当起了参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翻译官”。

  任壮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市工商联的一名政策体验师。2023年2月,任壮受邀参加由全国政协举办的《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座谈会》,事先了解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常见的难点痛点。“现在企业普遍面临业务场景化的难题。钉钉的考勤、飞书的会议,虽然企业使用的平台化办公软件很多,但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是打不通的。”任壮说。

  作为政策体验师,任壮不仅能接触到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也能参与到企业或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当中,看到其中的经验或误区。“数字化是手段不是根本。整个政策的总体目标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些企业家认为数字化就是在业务流程中引入数字技术,但数字化的关键其实在于中台建设。”任壮说。

  基于对企业诉求的长期观察,任壮每年带领知诚会向北京市工商联报送信息与报告20篇以上,采用率在70%以上,涉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布局商业航天、确立中老年康养产业费用分摊机制等多领域话题。

  政策体验师的另一项“基本功”,是将企业诉求“上传”给政府。长期以来,任壮所处的知诚会坚持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平台与专家库建设、组织评估、人才培养等工作。工作过程中,任壮接触到大量企业案例,成了各类企业的“知心人”。“每到要制定一个新政策,政府要征集企业意见,就要把相关园区、企业、商会的政策体验师聚到一起,听听我们怎么说。”任壮说。

  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任壮注意到,如果企业只是理解了政策的内容,往往会走进法律上的误区。“政府出台政策的同时要有司法部门参与。目前很多政策新用语出现后很受欢迎,但背后一定要有明晰的法律关系,让企业提前知晓法律风险。”任壮说。

  为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北京市工商联以政策体验师为“原点”,着力推动企业法治素养建设。通过“庭长来了”等活动以案释法,邀请立案庭庭长为体验员开展有关金融诈骗、破产流程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向企业代表普及典型司法案例。

  北京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政策体验师覆盖了工业制造、科技、信息服务、文旅、金融等100家重点行业,形成了行业相对集中、年龄梯度适宜的专业化队伍,覆盖了政策征集、政策制定、政策解读和企业对政策评价等重要环节,以实际行动推动涉企服务全流程落地见效。(完)

  (《中国新闻》报 记者李腾飞 作者任德辉报道)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