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1:49:26 来源: sp20241127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晓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朱耀垠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忠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青连斌
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提供政策保障。《意见》中既有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切实举措,也有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的前瞻布局。如何理解银发经济?《意见》有哪些亮点?怎样促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我们约请相关专家展开探讨,并请一线实践者就此谈感受、话心声。
什么是银发经济
记者:银发经济不是新名词了。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意见》是我国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有关银发经济的概念,您如何理解?
赵忠:《意见》明确指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我们可从三个维度来理解这一概念。
发展银发经济是国家重大战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人口结构及其变化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银发经济是基于我国人口特征和变化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为我国经济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银发经济是系统工程,既包括制度与政策体系的健全完善,也包括区域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还包括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分工合作。如何做好制度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形成银发经济产业链,促进高质量与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是银发经济发展的核心。
银发经济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关键小事”,增进老年人福祉,根本驱动力在于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通过事业与产业发展,产品与服务供给创新,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达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
朱耀垠:要正确理解银发经济的内涵,避免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
应突破局限于“老年人经济”的片面认识。发展银发经济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也包括即将进入老年期的中年人或“准老年”,还涉及为老年期做准备的年轻人。由此看,银发经济不应局限于“老年人经济”。
突破局限于“老龄产业”的片面认识。银发经济立足于促进产业和事业协调发展,统筹考虑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引导。老龄产业方面,《意见》聚焦多样化需求,布局了诸多潜力产业;老龄事业方面,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切实举措回应诉求。这些都是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兜底责任,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激活发展动力。
突破局限于“养老服务”的片面认识。银发经济既包含为老服务的供给,也包含老年用品研发、生产、销售,此外还将制造业乃至农业都涵盖进来。
避免将银发经济的价值局限于创造GDP的片面认识。发展银发经济的效益不仅包括工作机会和税收增加,还包括一些间接收益,比如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推动地方振兴与发展。
青连斌:银发经济的服务对象既包括已经进入老年阶段的人群,也包括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的人群。
在进入老年期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做好相应的物质、心理和经济准备。从国家和社会来讲,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健全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在内的养老金制度体系,并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就包括养老金融。养老金融是银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银发经济是一个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样、潜力巨大的新兴经济领域。
看今朝、谋未来,为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
记者: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与老年群体相关的产业类型、消费支出逐渐增加,为银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请结合社会与经济背景,谈谈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青连斌:结合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国家适时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一战略既包括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有效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包括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减轻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实际上,这一战略还包括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发展银发经济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客观国情的必然选择。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及其产品的需求是多方面、个性化的。但是老年人的需求不一定能得到满足。发展银发经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和产品,是有效满足老年人对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和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发展银发经济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随着人口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型,我国老年人口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生力军。老年人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充分激发和释放广大老年人的消费潜能,必将对恢复和扩大国内消费产生强大的正向效应。据悉,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养老产品的巨大需求,将推动我国相关产业以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赵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
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人。老龄人口增多,老年消费能力和消费支出逐年增加,而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群体的需求有所不同,这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和生产、消费者和生产者历来密不可分,银发经济通过为老年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释放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形成“消费—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为相关产业发展开辟新赛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亮点多、成色足,事业与产业相协同
记者:《意见》有哪些亮点?这些举措如何体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事业产业协同”的原则和要求?
赵忠:《意见》对银发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与协调,事业与产业的协同,供给与需求的匹配,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发展银发经济,这些是《意见》的亮点。另外一个亮点是单列一部分,对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土地、资金、数据、人才和科技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总体部署,为银发经济发展打下了制度和政策基础。
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意见》分篇提出了发展民生事业,通过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等服务,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产业发展提供多样性和高品质的产品供给。
青连斌:《意见》体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事业产业协同”的原则,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发展银发经济,必须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规范和支持作用。政府要采取包括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推动品牌化发展、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和拓宽消费供给渠道等举措引导扩大产品供给,要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完善用地用房保障、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数据要素支撑、打击涉老诈骗行为,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发展银发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市场提供的养老服务及其产品,必须以老年人的有效需求为导向。在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进适老化改造等方面有更大作为,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红利。
将适老化转型融入银发经济各领域
记者: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在哪些领域集中发力?
朱耀垠:有效激活市场需求。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消费能力,着力培育他们对老龄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意识和付费观念。
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坚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植入适老化因素,推动社会转型升级和文明进步。
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测算银发经济的需求,增强市场细分度,满足不同老年人需求;通过媒体宣传银发产品和服务,提高全社会的知晓度。
发挥孝亲敬老文化的作用。鼓励子女为父母购买服务和产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介绍新产品、新服务,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跟上时代脚步。
增强产品和服务的适老性。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和消费习惯,完善适老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健全适老产品和服务支持政策,增强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适老性。
赵忠:银发经济归根到底是要满足老年人对服务和产品的需求。政府和企业应该定期开展调研和调查,精准捕获老年人的需求及其变化,有的放矢地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应该进一步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村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基本养老服务,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青连斌:促进银发经济的健康和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包括土地、税收、金融和财政等政策举措,把国家的顶层设计真正落地落实;要大力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既要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又要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要大力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和抗衰老产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
值得强调的是,需牢固树立积极老龄观,融入银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老年人不仅是银发经济的服务对象,也是银发经济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要为老年人就业、依法依规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区以及社会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项目团队:记者 李晓、王建宏、张锐、李晓东、周洪双 通讯员 戴思雨、陈甜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