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戏面具雕刻:千锤万凿展现大明遗风

发布时间:2024-12-24 09:32:46 来源: sp20241224

1月16日,秦发忠查看制作中的地戏面具。 中新网 记者 石小杰 摄 1月16日,秦发忠在雕刻地戏面具。 中新网 记者 石小杰 摄 1月16日,秦发忠为地戏面具进行彩绘。 中新网 记者 石小杰 摄 1月16日,秦发忠为地戏面具进行彩绘。 中新网 记者 石小杰 摄 1月16日,秦发忠为地戏面具进行彩绘。 中新网 记者 石小杰 摄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的重要道具,呈现了600多年前明朝遗风民俗。地戏面具为木制,是木雕彩绘艺术品。地戏面具的雕刻艺术,主要体现为雕刻和彩绘,雕刻手法为镂雕和浮雕。雕刻工艺复杂而精细,色彩绚丽明亮,风格兼具写实和夸张。

  以木为纸,以凿为笔。今年52岁的秦发忠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的村民,也是安顺木雕文化传承人。正刀、反刀、圆刀……一敲一凿里,浓缩了秦发忠几十年的雕刻功底,安顺各屯堡村寨跳地戏所使用的面具,有许多出于秦发忠之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对屯堡文化、传统傩雕技法的传承发展。先后获得安顺木雕文化传承人、“贵州工匠”“贵州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称号。

  如今,地戏面具不光在安顺当地流行,更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赢得了口碑与市场,深受戏剧面具爱好者的喜爱。

【编辑:曹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