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反对“脱钩断链”

发布时间:2024-11-26 00:49:49 来源: sp20241126

   中新社 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刘文文)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7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双方明确将坚持双向开放、互利共赢,反对“脱钩断链”。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中欧经济优势互补、亮点颇多,随着未来双方在更多领域达成共识,中欧经贸合作有望迈上新台阶。

  此次会晤,双方就一系列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其中包括,双方将坚持双向开放、互利共赢,反对“脱钩断链”,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专家表示,尽管中欧经贸发展出现一些波折,但双方互利合作的“主旋律”并未改变。于欧盟而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于中国而言,欧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

  “中欧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尽管近年来受到逆全球化、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等方面的影响,欧盟仍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5.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对欧盟出口3.22万亿元,自欧盟进口1.81万亿元。

  作为中欧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今年1至11月中欧班列的货物运量,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这些亮眼的数字折射出中欧经贸投资合作的强大韧性与巨大潜力。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持续合作的积极效应利好各方。

  崔洪建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国和欧洲保持机制性的对话和交流,这本身就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看来,此次会晤提出坚持双向开放、互利共赢,不仅有利于稳定和推进中欧经贸合作,所产生的外溢效应毫无疑问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中欧合作潜力巨大。20年来,中欧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双边贸易额增长6倍,双向投资增长5倍多,当前中欧平均每天贸易额达23亿欧元,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双方同意适时召开新一轮中欧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领域高层对话,举行财金、工业、区域政策、竞争政策对话和中欧金融工作组首次会议。

  崔洪建分析,中欧彼此互相需要、共同发展。比如,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利用数字经济给民众带来更多福利;欧盟同样把绿色和数字作为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如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欧合作有着巨大潜力。此次会晤前夕,来自中欧知名企业机构及相关商协会的约200名代表在北京展开对话。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欧洲企业在风电、氢能、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石化化工脱碳、建筑节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面技术领先,中欧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广低碳零碳技术方面产业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广阔。

  在企业界,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说,“如果不与中国建立强有力合作关系,就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欧洲公司希望拉近与中国的距离,与中国开展合作。

  在丁纯看来,过去中欧经贸合作卓有成效,未来也大有前途。随着中欧在更多领域达成共识,双方经贸合作有望迈上新台阶。(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