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5:52:59 来源: sp20241221
◎本报记者 操秀英
“2023年有超过1万篇研究论文被撤回——这是一个新的纪录”。这是《自然》网站近日一篇报道的标题。
这篇报道引起人们对大规模撤稿的关注。这个新纪录是否意味着学术论文撤稿数量越来越多?论文撤稿会带来哪些影响?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全球撤稿量大幅增加
“据《自然》的报道分析,2023年论文撤稿中有个特殊现象,大部分撤回的论文来自欣达维(Hindawi)旗下期刊。”《细胞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程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Hindawi是出版商威立(Wiley)旗下子公司,位于英国伦敦。公司网站一度被认为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OA(开放获取)网站之一。
2023年3月,Web of Science(SCI/SSCI期刊收录数据库)剔除了19本Hindawi期刊,原因是这些期刊“未能达到标准质量”。同时,Hindawi遭到各大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拉黑”。不少机构或明或暗地表示,它们不会在Hindawi上投稿,以免降低自己的学术声誉。
撤稿论文近万篇或许是Hindawi自纠自查的举措之一。截至2023年12月27日,Hindawi期刊已经撤下了9800多篇文章。被撤回的论文大多来自特刊。这些论文集通常由客座编辑负责,经常短时间内发表低质量的论文。
但除去Hindawi大量撤稿这一事实之外,从全球范围看,论文撤稿数依然呈上升趋势。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袁军鹏团队长期跟踪论文撤稿事件。“我们对撤销论文开展的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撤销论文制度逐渐确立后,撤销论文的数量从最初的每年不到10篇逐年上升。尤其近几年,撤销论文数量几乎呈指数级上升态势。”袁军鹏说。
据袁军鹏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1日,2023年撤销论文数量已达到11789篇。“根据Web of Science的数据,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从2000年的106.7万篇增长至2022年的280.8万篇,论文撤销率,即任意一年发表的论文中被撤回的论文比例也从0.08‰上升至0.55‰。”
在这些撤稿事件中,不乏一些名人身影。
2023年11月初,《自然》杂志发布撤稿声明,宣布撤销2023年3月曾在全球引发轰动的一篇“室温超导”论文。该论文是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带领团队发表的研究成果。论文称他们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性能的全新材料。
2023年6月,2019年诺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Semenza)又遭《癌基因》(Oncogene)杂志撤稿。据称,除了去年被撤的4篇论文,雷格·塞门扎目前还有55篇论文存疑。
或因出版商想挽回声誉
“出现论文撤销率大幅提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袁军鹏分析,首先,科技论文的基数增大,存在问题的论文数量也会相应增多。同时,对科研失信行为的检测技术不断进步,让更多的问题论文被发现。
另一个原因是论文工厂的存在。“售卖论文的论文工厂机构从个人小作坊开始,逐渐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这种专业造假行为使得问题论文数量更多、更难以查处。”袁军鹏说。
《自然》官网此前发表的一篇报道援引一份尚未正式发表的研究结果称,过去20年,有40多万篇研究论文与论文工厂产出的文章有很强的文本相似性;仅在2022年,就有7万篇这样的文章发表。该分析估计,在2022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中,1.5%—2%的论文像是论文工厂的文章;在生物和医学论文中,这一比例达到了3%。
一些专门从事论文“打假”的人被称为学术侦探。一名在美国从事医学相关研究的学术侦探认为,撤稿数量快速增加的原因,是论文工厂的生意快速扩张。这使那些之前没有积极应对,甚至纵容论文工厂的期刊与出版商的声誉承受重压。
这名学术侦探说,在学术出版行业,声誉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声誉严重受损会使期刊或出版商从学术出版市场出局。出版商为了维持声誉,会相应地撤回更多通过被操纵的流程出版的论文。
“ChatGPT等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品的出现降低了学术造假的门槛,使问题论文更易批量产出。”袁军鹏补充道。
同时,袁军鹏认为,全球范围内,浮躁的学术文化、不合理的评价工作等问题暂时还未能得到全面根除。这使得部分科研人员在环境影响、评价压力之下选择做出科研失信行为,以快速获得成果。
“近年来对撤销论文的关注度极大提升,出现了许多主动发现问题论文、推动不可靠研究被撤销的‘学术打假人’。”袁军鹏说,出版商、科研管理部门开始进行大规模自查工作,也极大地增加了被撤论文的数量。
客观看待撤稿
“撤稿属于期刊正常纠错机制的一种。”程磊说,“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怀疑、纠错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我们要正确客观地看待撤稿。”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作者还是期刊机构,都不希望发生撤稿。“尤其是那些发表较长时间后才被撤销的论文。如果这些论文此前曾被别人引用,就会造成恶劣影响。”程磊说,“科学研究就是一层一层盖房子的进步过程。如果前面的基础打得不牢,会极大影响后续的进展。”
例如,1998年《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证明”自闭症与疫苗相关。这一论文在当时再度激发公众对疫苗的不信任,并很快掀起了大规模的反疫苗运动。而直到2010年,这篇问题论文才被撤回。
袁军鹏分析,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撤稿,都会对科学与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他认为,论文被撤销对作者个人有最直接的影响,尤其会影响论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科研产出。此外,论文被撤可能也会影响到资助者、出版商与社会公众对机构、学科等的信心。
“我们需要关注这一现象,并提醒公众对不可靠的研究结果知情,尽量避免因使用不可靠的研究结果而产生连锁的次级危害。”袁军鹏说,“对于论文工厂、虚假同行评审等大规模造假、严重干扰学术环境的行为,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和抵制。”程磊也强调,我国正在建设一批一流期刊,要引以为戒,对论文工厂严防死守。
袁军鹏认为,目前对于论文工厂的打击还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这使得第三方造假机构的行为成本较低,更容易做出扰乱学术生态的行为。
“对于被撤论文,尤其是涉及科研失信行为的部分,仍需采取多元化的对策与手段进行治理。”袁军鹏说。
他具体说道,从提升已有科学成果可靠性的角度出发,要以对科学负责任的态度,促进尽快剔除已有研究记录中不可靠的部分,从而提升已有研究的可信度。而从提升未来科学成果可靠性的角度看,学术生态中的各类主体都应负起主体责任,对学术全周期的必要环节开展规范监管,从而预防产生不可靠成果。
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主动排查梳理撤稿论文情况,核实论文撤稿原因,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目前,多省教育部门已印发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的相关通知。(科技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