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老昆曲与更多年轻心灵相遇

发布时间:2025-01-01 19:49:26 来源: sp20250101

图为演员在高雄演出谢幕时合影,白先勇对观众比出20周年的手势。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至今20年,累计演出近500场,总共有80万观众,其中六成是年轻人,主要是高校学生。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来,主要演员还是原班人马。”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庆演近日在台湾高雄拉开帷幕,每当该剧总制作人、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在谢幕时如此介绍,现场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演出开场前40分钟,上百名观众已在剧场讲座区坐定,专注聆听白先勇导赏。不少民众从全台各地前来,有人还特意穿上旗袍或马面裙,如同奔赴一场重要的约会。“戏演得不错,演员们当年的那股劲还在。”白先勇在高雄首演结束后对记者说,“有几位演员已经退休了,我还专门把他们叫回来,在舞台上重新团圆。20年后的今天我可以说,青春版《牡丹亭》的确推动了昆曲复兴。演员们多年间坚守在舞台上,共同参与了这项不凡的事业。”

台北首演一炮而红

《牡丹亭》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之手,原作共55折,讲述名门闺秀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并最终超越生死,与书生柳梦梅结为连理。该剧流传400年,可谓昆曲经典,不同昆剧团都有各自的版本推出。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拥有600多年历史、享有“百戏之祖”美誉的它,随着大师老去和观众老化,在新世纪却面临传承危机。

2003年,自幼与昆曲结缘的白先勇不忍见昆曲式微,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集结两岸文化及戏曲界精英,联手创作青春版《牡丹亭》。制作一出经典大戏,借此培养一批青年演员接班,并以青年演员吸引青年观众,这是白先勇的目标。

青春版《牡丹亭》尊重经典,以“只删不改”的方式,将原著浓缩成27折,分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上中下三本。该剧在传统基础上谨慎地注入现代舞台美学,既遵守昆曲“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原则,又在舞美、灯光、服装、设计上适应新时代审美,并特别邀请大陆昆曲名家汪世瑜、张继青担任艺术指导。

当年,参演的苏州昆剧院演员只有20岁出头,每天由名师指点,进行朝九晚五的高强度训练,有时还要挑灯夜战,如此长达一年。2004年,该剧在台北首演,两轮演出9000张票一售而空。“在掌声雷动中,在满堂喝彩中,我感到观众的热情像浪潮般向台上涌过来,我意识到一个新的昆曲时代已经来临。”白先勇回忆道。

点燃年轻观众热情

“有些观众会想,20年过去,青春版《牡丹亭》是否依旧青春?白先勇老师当年借演员的绮年玉貌来强调青春,20年后回归本题,或许青春原是汤显祖的追寻和《牡丹亭》的内在精神。”台湾知名戏曲学者王安祈对记者说。

《牡丹亭》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是美丽的爱情神话。白先勇将两岸联合制作的《牡丹亭》定名为青春版,传递其对昆曲生命永葆青春的期盼。青春版《牡丹亭》如同火种,点燃年轻观众对于昆曲的热情,让古老的剧种重焕光彩。

“青春版《牡丹亭》大陆首演是在苏州大学,前期也主要在学校里进行推广,20年来,我们几乎把两岸各大著名高校都走了一遍。后来我们商演逐渐多起来,那些观众不少也是当年的学生,他们又带身边人再次走进剧场。”杜丽娘扮演者沈丰英对记者说。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次到北京大学演出,当时至少有95%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昆曲。2009年,白先勇推动“昆曲传承计划”在北大落地并向港台推广。2017年,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项目启动,以北大学生为主体并面向北京高校海选,最终来自北京16所高校和1所中学的演员24人、演奏员14人获选成团,在8个月时间内4次前往苏州昆剧院集训。“两个半小时的小全本戏,学生们居然能组团演出,表现不俗,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昆曲进校园’的成果。”白先勇说。

足迹遍及两岸高校

青春版《牡丹亭》20年连演不衰,足迹遍及两岸数十所高校。此次20周年庆演高雄场首演数天前,白先勇在台南成功大学开设导赏讲座,500多名学生挤满报告厅,其中购买观演优惠票者多达200多人次。该校距离高雄演出剧场有1个多小时车程,而且需要多次换乘。每场演出约3小时,散场之际已是晚上11点,成功大学的师生依旧每日往返。

本次高雄场首演,白先勇特别为学生群体准备400多套优惠票,还为成功大学深夜返校师生提供两辆大巴车相送。演出前夕,白先勇组织多场讲座,广邀高雄高校和中学老师前来交流,请他们带学生来看戏。当地近10校师生报以盛情,当白先勇在演出谢幕时向各校一一致谢时,师生们的喝彩问候响彻剧场。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遍观场内,从白发长者到稚嫩学童都为昆曲沉醉,有高雄夫妻带着读小学的女儿连看3天全本大戏,为了更好地理解剧情,夫妻俩还提前给孩子买来《牡丹亭》青少年读本。

“2019年,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在高雄演出,主要面向学生群体。这次青春版《牡丹亭》首次来到高雄,现场观众大多是第一次欣赏昆曲,结果一看就爱上了。”白先勇说。

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回台庆演从高雄一路北上,第二站是新竹,月底将在台北落幕,共演出8场。此前该剧第100场、第200场都在北京演出,预计第500场也将在北京上演。牡丹花开20年,对于不少两岸观众而言是情怀,是青春记忆,更是对昆曲最初的心动。

“20年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演出过20场,所到之处深受观众喜爱。希望大家来欣赏青春版《牡丹亭》,更希望大家由此走进昆曲的世界,欣赏更多精彩的昆曲剧目。”柳梦梅扮演者俞玖林对记者说。

(本报台北3月24日电)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