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0:59:51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北京3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前两月中国多项经济数据超出预期,如何判断全年经济走势?如何进一步稳定房地产行业和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又怎样看待“中国见顶论”?
围绕上述经济热点问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接受中新财经采访,进行权威解读。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受访者供图。“中国见顶论”荒谬错误
对于一些人士炒作的所谓“中国见顶论”,杨伟民说:“这是荒谬、错误的。”
杨伟民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经济体,其经济自身增长机制并不简单。由于其庞大的市场规模等优势,中国能够在面对全球经济挑战时迅速作出反应并实现增长,这不是小经济体所能比拟的。
“中国经济发展如同攀登珠峰一样,不是噌一下就到顶了,需要不断爬坡过坎。”杨伟民表示,中国已经迈过了脱贫等一些坎,现在正面临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重要关口。
对于外界关心的中美经济之差在近两年有所扩大的问题,杨伟民认为,这并非中美经济发展的常态。长期来看,中美经济总量之差会不断缩小,这是过去几十年的常态。虽然近期出现了一些小波折,但总体趋势仍然未变。
在他看来,中美经济政策的周期不同步,美国高通胀、货币坚挺,是导致这种波动的原因之一。然而,美国货币政策可能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价格总水平有望回升,预计中美之间差距扩大的趋势将会在今年得到遏制,不会再继续扩大。
要解决好“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调整期。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要求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
“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空间。”杨伟民表示,此次会议重申了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提出“两个事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位。现在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销售困难、企业资金回笼不畅等,进一步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等措施,非常具有针对性。
除了当前的短期政策,接下来还要谋划涉及长远的房地产新政。会议以“1个政策+1个体系+N个制度”,来谋划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即,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对房地产既要防风险,也要促发展;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包括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等。
杨伟民认为,大城市“夹心层”群体买不起高价商品房,但也不属于保障房政策的范围内,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当地户口,应解决好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提振民企信心要尽快明确“红绿灯”
当前,中国在努力提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促进法也在推动中。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杨伟民认为,要进一步落实去年出台的“民营经济31条”,尽快明确市场准入方面的“红绿灯”,打消民营企业的疑虑。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为民营企业提供理论上的“定心丸”。
他还提到,要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进行宏观调控、制定行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等。经济治理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政策要留出过渡期,特别是要把握好政策的时机、力度和效果,避免时度效出现偏差。
完善政商关系同样不可忽视。杨伟民表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避免形式主义。
一季度经济很有可能迎来开门红
今年前两月,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10.2%,多项指标展现暖意。
对于下一阶段经济走势,杨伟民判断,今年经济开局良好,从一二月的情况来看,一季度很有可能迎来开门红,这对于全年经济发展信心的引导至关重要。预计今年的增长将更加稳定,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之间的差距有望缩小。
同时,杨伟民提醒,尽管目前经济形势向好,但仍需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一二月份的经济指标回暖也受到了去年基数较低的影响,因此不能盲目乐观,要客观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中国设定了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杨伟民分析,从政策面来看,中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是一个增量政策,将有效拉动需求和增长。另外,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还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基本面方面,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只要有需求,就不愁增长。因此要扩大需求,并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促进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相信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