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人类起源的“东方故乡”

发布时间:2024-11-09 10:51:04 来源: sp20241109

  展览展出的西藏尼阿底出土石器。   张晓凌供图

  前不久,《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览亮相国家博物馆。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富馆藏,展览通过220余件(组)文物、解说详实的图片资料,再加上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展现了从猿到人的数百万年活动历程,也全面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领域的重要成果。

  刚进展厅,一具巨大的恐龙骨架就如磁石般牢牢吸住人们的目光。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展览,为什么会有恐龙?“一方面为了引起更多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开拓展览的深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邓涛介绍,展览的第一单元相当于“人类前传”,有了这部分内容,才能完整呈现古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漫长进化之旅。恐龙,正是进化旅途上的一条分岔路,丰富了旅途的风景。

  对人猿揖别的实证追溯,一直是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19世纪以降,在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广泛影响下,南方古猿、能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远古人类在世界各地被陆续发现,探寻古人类发展演化的序幕从此揭开。

  诸多展品中,有一块看似不起眼却意义非凡的下颌骨模型,它来自世界上最早的类人猿——曙猿。曙,意思是“黎明前的曙光”,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在人类起源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最早的类人猿约4500万年前出现在中国和东亚地区,古人类学家在江苏溧阳和山西运城都发现了曙猿遗存。“在约3400万年前,全球气温急剧下降,其他地区的类人猿大都灭绝了,只有迁徙到非洲这一支活了下来,逐渐进化,此后多次走出非洲,向全球扩散。可以说,灵长类尤其是类人猿是在东亚起源。”邓涛说。

  寻找人类和灵长类化石殊为不易。相比其他哺乳动物,灵长类族群数量较少,且主要生活在森林中,在这一环境下,遗存很难形成化石。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1929年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至今,我国境内已有70多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分布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山顶洞人等诸多古人类化石,连同大量伴生遗存,共同构成了人类演化发展的直接证据。泥河湾盆地人类遗存密集分布,其中逾百万年的遗址就有约40处,最古老的马圈沟遗址更接近200万年,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这些历程都在展览中通过代表性文物得以呈现。

  制作工具曾被视作人类独有的行为能力。展览陈设了出土自各遗址的大量石器。可以看到,这些石器的制造工艺始终停留在较为原始粗糙的阶段。当代东亚人中铲形门齿的比例极高。从展出的牙齿化石和模型可以看到,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再到距今十几万至几万年的晚期智人、万年以来的新石器时代东亚人,铲形门齿是一脉相承的。这些现象也为现代人“多地区起源”学说、“东亚现代人本土起源”学说提供了支撑。

  许多有趣的展品诉说着古人的生活细节和精神世界。发现于山东沂源、距今三四十万年的一颗牙齿化石上,显示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剔牙行为,证明当时的人类吃到了很多肉食。一截距今约4万年的田园洞人趾骨,十分纤细,被学者认为是穿鞋造成的,这也是东亚古人最早的穿鞋的证据。距今3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可以用自己磨制的骨针作为缝纫工具,佩戴由兽牙、细小的石珠、鱼骨、贝壳等钻孔后串成的装饰品;约1.1万年前,宁夏水洞沟的先民会为了获取羽毛作为装饰品而捕获猛禽。“美”,成为古人生活的一种追求。

  目前,越来越先进的科技手段尤其是古DNA技术的应用,让中国在人类史研究领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在展览中也得到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南北方古人群在万年以前已经分化,至少约8300年前起分化程度和遗传差异性开始减少,呈现出双向迁徙和交流融合。远古与现代、原始感与高科技在展厅奇妙交融,让参观者驻足沉思。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4日 07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