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3:46:13 来源: sp20241114
核心阅读
耿马是民族自治县,有10个世居民族、1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片文化沃土一直滋养着艺术爱好者们。
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耿马民族歌舞团,现有合同制演职人员35人,基本都是从乡村招募的歌舞爱好者,每年进企业、农村、校园、军营、社区、景区、街区演出不下200场。
阔别4年,刮目相看。
2023年末,再次走进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那个橘黄色的院落,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演出团队已经更名为“耿马民族歌舞团”。他们进步的路径清晰可见:2019年,作品《傣族女创拳》获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综合类一等奖;2022年,被表彰为全国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作品《嘎朵》获得云南省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彩云奖”……
人们说,彩云之南飞出了“金孔雀”。
耿马是民族自治县,有10个世居民族、1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片文化沃土一直滋养着艺术爱好者们。
浸润在乡村,浸润在文化中
夜凉如水。晚上7点半,耿马县耿马镇芒片村文化广场上热闹了起来,村民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从文化活动室搬出来的长条木凳逐渐坐满了人,另有三三两两村民蹲在一旁的大青树下。大喇叭里正在播放歌曲《耿马的路》。穿着迷彩服的小伙子骑着电动车,给演出现场送来一箱矿泉水……
这是耿马民族歌舞团临时安排的一场“送文化下乡”演出。上午决定,晚上开锣。晚上8点,演出开始,广场上打闹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台上精彩不断,台下一排排长凳子也不住地往前挪,气氛越来越热闹。
进企业、农村、校园、军营、社区、景区、街区演出,耿马民族歌舞团每年不下200场。“这是一种艺术回流。”耿马民族歌舞团团长王峰说:“我们的歌舞来自村村寨寨,也要回到村寨,让村民检验。对我们来说,下乡演出最不能对付,那是很高的舞台。”
从2016年开始,县政府每年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给这支队伍一定金额的财政补助,歌舞团的任务是开展70场文化下乡活动,并负责县里春节、泼水节、青苗节等节庆晚会。歌舞团每年还需完成5部以上作品的剧本创作和排演,密切联系指导5支以上乡村文艺演出队伍,争取每3年至少获得1次省级以上奖项。
虽然是冬日,草木依旧葱茏,从县城翻山越岭,路边高高的千果榄仁花果红艳似火,这是孟定镇允冒村。73岁的傣拳师布莱尚恩正在家里打铁,干瘦的他气力过人,一天能打制一二十把傣刀。他是歌舞团的傣拳师傅之一。
为了创作关于傣拳的舞剧,王峰在孟定的乡野遍访会打傣拳的师傅。有的师傅要求拜师,需在山里“闭关”学习7天以上。经过王峰软磨硬泡,30多名团员终于能够集体拜师学拳。
许多人觉得傣族艺术“温柔似水”,刚烈尚武的《勐相耿坎·傣拳师》一亮相,英姿飒爽,十分吸睛。其实,在翠绿的耿马,还有许多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团在王峰的带领下“挖就挖到根,干就干到底”。“我们的传承不是穿几件老式衣服、加入几处元素,而是让演员学戏、读书,浸润在文化中,揣摩歌舞中的细节神韵,创作有血有肉的作品。”王峰说。
下乡演出锻炼了演员们。31岁的俸进丽深有体会,“有的偏远山区要走路进去,演完再走夜路回家,又冷又湿,半夜才能到。但想想山里人特别是那些老人热切的眼神和热情的挽留,一切都值了。”俸进丽说话时,眼里闪着光。
尊重生活,创新表达,引领风尚
在短视频平台,王峰发布的“UP耿马”有230多万浏览量,很多跳舞的短视频播放量都超过10万。
泼水节是妇孺皆知的傣族节日,耿马民族歌舞团连续推出4个《泼水舞曲》短视频,“载音音”“利叠叠”“UP耿马”这些片名背后都是原汁原味的傣族风情。
第一期就火了的“泼水舞曲”,用了一周时间完成。拍摄地放在孟定的寨子里,场景道具是现成的,村民就是群众演员。时任耿马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穆霁妍回忆,当时只有5000元制作经费和一台单反相机,成本是一压再压。负责拍摄剪辑的耿马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艾青说:“我们的镜头语言可能不是最美,但肯定是真诚和真实的。”片子里,彩钢瓦原味呈现、拖拉机成了道具,质朴俏皮之美洋溢其间,开心的场面特别有感染力。
视频中有段镜头是在山谷水流中拍的。那时节,山谷水宛如在冰箱冷冻过,演员们还是喊着“为了耿马”下水表演。因为只有一台相机拍摄,为了多角度呈现,同一段舞蹈动作要演好几遍。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泥古”,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需要把握好平衡点。以服装为例,王峰到博物馆里寻找“琵琶襟”等传统服饰元素,结合出镜服装的要求重新设计。色彩更亮丽、更适合现代生活的设计很快在傣乡火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看了视频后都跟风裁剪,引领了当地泼水节的着装时尚。
放手和信任是最大的支持。民间歌手岩罕更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当地影响大,他的粉丝还包了大巴车组团来看演出。县文旅局就以人才引进的形式,吸收他成为歌舞团的正式演员。前段时间,县长来团里调研,还协调资金给岩罕更搭建录音棚。
把歌舞表演当成最快乐的事,奉献出一个个美好的故事
2023年12月27日晚,歌舞团在县电影院表演舞台剧《勐相耿坎·傣拳师》。这是他们结束昆明、红河、普洱等地巡演回到家乡的汇报演出。对此,王峰很自豪:“2023年云南省文艺基金赞助的巡演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团,另一个是杨丽萍老师的团队。”为了在巡演中精彩亮相,紧张的团员们经常排练到深夜。
歌舞团的前身叫“民族文化工作队”。10多年前,曾是小学音乐老师的王峰接手这支队伍时,队里只有7个人。如今已是副团长的李波回忆,10年前,队员的月工资只有千余元,而当时在餐馆当小工都能赚两三千元;7个人演一整场节目,中途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为了生存,王峰带大家走上商演的路子,走南闯北中增长了见识,扩大了队伍。大家慢慢意识到:观众爱看的,就是来自边疆的傣族歌舞文化。他们扎根故土的决心就此坚定。
歌舞团现有合同制演职人员35人,基本都是从乡村招募的歌舞爱好者。23岁的引少来自孟定镇罕宏下寨,入团8年。她从小爱跳舞,7岁起看碟片自学舞蹈。今年28岁的岩平,读中专时学的食品加工,算是半路入行。训练很苦,能坚持下来全凭热爱。刚开始排练,有的演员腿都压不下去,偷偷哭。歌舞团把练好基本功作为立身之本,劈叉、下腰、空翻、平转、倒立等动作,演员必须掌握,形体、表情、姿态训练等也是必修课,严寒酷暑,日出日落,雷打不动坚持训练。
歌舞团的进步,不仅是从默默无闻到获得大奖、得到认可,也不仅是演员们的技艺变得更专业,更重要的还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原创舞台剧《我是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跳傣族传统舞蹈的老艺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自己的儿子孙子都不认得了,但是一听到象脚鼓和铓锣声,就禁不住翩翩起舞,仿佛回到旧日时光,他最终得到孙子的理解,传统舞蹈也传承了下去。简洁的舞台语言,鲜明的文化元素,七八分钟,演尽一生,直抵人心。入团7年的能底在剧中扮演老艺人的孙子,他说:“舞台剧讲的就是我们的使命。”
这些年轻人,尊重传统、热爱艺术,把歌舞表演当成最快乐的事,奉献出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描摹着家乡的山魂水韵、世态人情。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1日 19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