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推动AI技术造福全人类

发布时间:2024-11-28 00:48:48 来源: sp20241128

  10月17日,美国发布了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最终规则在去年10月7日出台的临时规则基础上,进一步加严对人工智能相关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限制,并将多家中国实体增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10月18日,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倡议明确提出,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各国无论大小、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如何,都有平等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权利。

  两则新闻,反映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两个方向,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两种模式,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道路。

  人工智能概念始于60多年前,其间虽有“深蓝”打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AlphaGo打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等高光时刻,但在落地应用方面进展缓慢。2022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被行业视为通用人工智能的起点和强人工智能的拐点,将”人工智能”突入公众视野,使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浮出水面。

  而早在2019年5月,美国与其他几十个国家共同采纳了《经合组织人工智能建议书》,将人工智能创新和值得信赖的开发和应用的规则正式化, 反映了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所倡导的价值观主导与技术垄断相结合,以维护其先发优势与“中央-边缘”体系的既有秩序。甚至动辄对别国发动“芯片战”。同时,更加突出人工智能在军事中的应用,在联合国“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政府专家组讨论中,始终持消极态度,拒绝接受任何硬性约束。

  今年5月20日发布的七国集团(G7)联合声明更是提到,要以价值观划线来推动前沿科技的发展,推动实施人工智能治理,意图构建科技“小圈子”, 阻止中国参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标准的制定。无独有偶,6月8日发布的美英《大西洋宣言》提到,要建设美英数据桥,举办第一届人工智能安全全球峰会,联合盟友推出人工智能安全措施,建立隐私保护技术的合作机制(PETs)等。

  简言之,在智能时代来临,以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解体变革之时,美西方国家将全面开展新兴技术的全球治理工作,进一步拉大南北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加剧国家权力分配的不均等,并将其作为未来掌握话语权、提升全球领导力的重要领域。

  而与之相反,中国作为世界人工智能主要的创发基地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拥有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在发表论文总量世界前十的机构中,中国占了9家。腾讯、阿里巴巴和华为等公司,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排名进入世界前十的公司。

  然而,中国走的是另一条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之路。早在2019年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进一步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2020年发布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伦理标准的定义和重点场景做出了明确。

  2022年11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上,中国继2021年提交《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后再次在联合国就人工智能治理提出方案《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并指出,人工智能,伦理先行。旨在促进国际社会理解和重视,增进全球人类福祉。表明了对人工智能技术“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治理原则。

  而10月18日中国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更是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就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涵盖监管、研发、使用各个环节及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思路,为相关国际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了蓝本。

  科学发明与技术进步,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新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伴之以现实危害和诸多挑战,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领域的复杂影响日益显现。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疾呼的那样,利用人工智能“必须由各国展开协调设定红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需要各国共同参与。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胸怀和担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与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携手努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推动AI技术造福全人类。

  (田贇宗)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