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9:26:27 来源: sp20241124
7月25日至29日,7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与科技辅导员齐聚天津,在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碰撞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如今,新技术不断涌现,青少年可“触碰”的新科技越来越多。如何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感知力与探索欲?创新路上,青少年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许,这些“科技少年”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小课堂成为科学教育“大舞台”
走进天津市汇文中学,一个舞狮机器人已在科技长廊内等候多时。它扑闪着大眼睛,不时地翻转、跃扑,动作灵活、惟妙惟肖。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机器人完全出自一群中学生之手。“眨眼功能是我制作的。”高二学生张祐玮蹲下身,比画着说,“如何让电机带动机器完成多种动作指令,还要做得和人一样,是制作过程最大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综合素养、提升科学实践能力,2018年初,汇文中学成立了奇点科技项目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新科技的平台。“孩子们自己上手参与科学实践,他们的专注度、耐挫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不断提升。”学校科学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宁照鸿告诉记者。
牡蛎的生活方式是什么?真菌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在天津市平山道小学,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科普讲解台”成为校园中的一抹亮色。“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科学原理,好奇心让大家尝试去探究问题,家长和老师们会尽力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平山道小学科学教师刘燕说,“不少孩子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带到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
2011年,平山道小学建立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并依据学校的课程特点开展了多种科普研学活动。刘燕告诉记者,全学科科普的理念已在平山道小学落地生根,各科老师在授课时将科普内容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成为孩子们了解科学知识的渠道。学校还鼓励孩子们亲自实践,展示自己的探索过程,让小课堂成为科学教育的“大舞台”。
点亮灵感,解决问题
在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的412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中,大部分作品来自孩子们自己对生活的聚焦。
新疆小伙子组拜日·买斯力木心疼爸爸寒冬时在室外工作辛苦,因此把物联网接入皮衣,通过手机控制外套迅速升温;重庆女孩赵艺锦设计出能“吐硬币”的智能空瓶回收垃圾桶,尝试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广东小朋友饶锦航做出的立体晾晒网在雨天可以主动“回家”,让奶奶在晾腊肠时省去了不少麻烦……
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现场专注地与选手对话,并针对作品提问,引导他们展开详述。在他们看来,孩子们的创造潜质尤为可贵。
“孩子和成人的思维大不同,他们往往在生活中产生‘奇思妙想’。”一位评审感触颇多,“科技创新的起点就是兴趣,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收获很多。”
为“好奇心”注入多种养分
为什么由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上百位专家学者来担任评审?会不会“大材小用”?会场内,每位评审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不会。”
“经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思维和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不同的,这种面对面交谈的过程,是一个让孩子们感受思维差异的好时机。”一位评审解释道,“如何在思考问题时更有逻辑?如何让自己的研究过程更规范?这种专业化角度可能会对孩子们有一定启发。”
在培育和引导学生科学素养的路上,科学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会场内,各个科技辅导员带来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方案与模具,尽情分享着教学理念。
在评审专家看来,社会信息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的能力也更多元了。来自校内的正规教育是让孩子们产生科学兴趣、激发自身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各地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也给予了孩子们求知的便利。
除了针对作品本身,记者发现,有不少评审专家在对话中注重了解孩子们的知识面,考察他们对“知识产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程度。
“现在,一些科创企业建设了多种科普研学基地,我们也可以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是一种有益补充。”一位评审表示,“科研成果最终要落地。未来,可以尝试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让孩子们‘跟踪’一项技术落地的过程,了解社会需求的紧迫感,或许可以让他们对科技创新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记者 李春剑)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