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创新表达节日文化(来自现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4-11-24 09:43:18 来源: sp20241124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满街杨柳绿丝烟。这是民间对于清明的描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陆游笔下的清明时节。节日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在对传统节日的赓续传承中,我们读懂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与魂。

  立足节日文化元素,从2021年开始,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奇妙游”这一新颖的节目架构,延展电视节目的审美空间和表达边界,传递当下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首“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汲古润今、固本开新是一条主线。

  河南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节目创作灵感。但我们没有止步于传统,而是让科技赋能文化,用影视化拍摄手段赋予节日“烟火气”之上的诗意与美感。《唐宫夜宴》将歌舞放进博物馆场景,在风趣诙谐的舞蹈风格基础上,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制造出“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文化元素以“彩蛋”形式蕴藏在节目中。《墨舞中秋帖》《登高抒怀》等节目,不仅从民俗等方面对节日文化进行了还原,在内容与形式上也进行了适度创新,让人们更加热爱自然、敬畏天地。

  我们将节目与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的山山水水进行勾连,节目取景地从省内逐步走向各地。舞蹈节目《陇上踏歌行》在广西桂林实景拍摄,舞蹈节目《伊州长歌》取景新疆哈密胡杨林、幻彩湖、巴里坤草原等景区。截至目前,“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已走过河南、云南、浙江、山西、广东等19个省份,其中河南省17个地市已经全部覆盖。将优质文化类节目与国内、省内各地区资源特色紧密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实现文旅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在河南,一些景区不断推出新的玩法,如洛阳,去年“五一”期间,全城随处可见穿着汉服上街的市民和游客,龙门石窟等地已成为汉服爱好者的热门打卡景点。

  我们在创作中体会到,解读文化不是照搬历史,不能仅仅局限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历史事件,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脉络。深刻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与观众沟通,触及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经验,作品才有可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我们开始寻找具有象征性的、能够反映文化深层价值的元素,以创新方式融入节目中。它可能是视觉的,如颜色、形状、图案。也可能是听觉的,如音乐、节奏、语言。甚至可能是触觉和嗅觉的。比如,在传统文化中,“金刚”象征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坚强意志,舞蹈节目《龙门金刚》通过艺术形象描述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坚韧,激发观众的共鸣,增强自豪感与凝聚力。

  文化符号的含义会随时代变化而演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其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创作者而言,理解并利用文化符号的演变和跨文化涵义,是一个具有挑战也充满机遇的过程。这要求创作者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时代变迁中人们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情感的流向。

  每一期“奇妙游”节目的结尾处,都会以醒目的“未完待续”作为结束,一次次唤起和延续着观众的情感期待。

  我们用影像创新表达节日文化的努力,同样未完待续。

  (作者为河南广播电视台视觉制作中心视觉总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4日 0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