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2:28:37 来源: sp20241122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时刻:教书不久被喊老师,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早已笑开了花?和客户对接某个不熟悉的工作,内心慌乱不已,表面佯装淡定?
在职场中,我们总有这样的时刻,要披着“装腔”的外衣度过。在很多人看来,“装”是“虚荣”的代名词,但有时候,这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让自己显得更职业,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其实,“适当地装一装”并不是一件坏事。
作为一名媒体人,参加活动采访报道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前几日,一个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出差我们被分到了同一个房间住宿,她毫不掩饰地向我倾诉着自己的担忧:“感觉大家经验都好丰富啊!”“我会不会看起来不够专业啊!”
了解后才发现,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出差采访,对于报道的忐忑时刻笼罩着她,这让我想起刚入行的自己。我常常需要采访各行业的资深人士。现在的我对此早已习惯,但对于那时刚从校园走入社会的我来说,这堪称巨大的挑战:自己什么都不懂,凭什么和他们对话?如果我接不住他们的回答,会不会显得很蠢?
第一次专访的对象是位导演,由于曾看过多部他拍的电影,我既兴奋又紧张。采访的前几天,我尽可能多地在网上查阅关于他、关于新作的资料,一遍遍地重复采访问题,以期得到最好的采访效果。然而,到了采访现场,一切准备都被打回了原形。在采访间的椅子上,我如坐针毡,笑容凝固在脸上,面对很多值得深挖的回答,不敢追问。当时我仅存的想法就是:“这么多问题,一定要问完呀”。
之后的日子里,我又陆续采访了很多人,既有普通大学生,也有知名导演,还有专家学者。每次采访,我都努力在心里将自己“包装”成和对方同等位置的角色,模仿资深记者的言谈举止,“装”成经验丰富的样子来采访。例如,遇到采访对象跑题的回答,适时打断;融入自己的思考,深挖故事细节等。
虽然刚开始我的演技非常拙劣,仍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害羞和胆怯,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的“装腔”技巧越来越纯熟,甚至有时在“装腔”中会忘记“装”的存在。
通过“装腔”,我逐渐变得自信,对自我的认可也让采访对象更相信我有能力将报道做好,从而愿意与我分享故事;“装腔”也将人的内心对理想自我的想象投射到日常行为之中,在“装腔”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现实的自己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从而在不断实践中向目标接近。
对于有的人来说,“装腔”还能帮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很多人在找工作时,自己和招聘要求相符度80%,甚至90%才敢投,而我的设计师朋友只要觉得自己和要求有一半相符就会投递。在她看来,虽然不少工作的招聘要求很多,但能全部符合要求的人也许不多,符合50%条件的人或许能超过多数候选人。结果就是,和同等水平的朋友相比,她常常能够找到收入和福利待遇更好的工作。
在电视剧《装腔启示录》里有这样的一幕:律师唐影的领导王玉玊主动接手了一个关于跨境并购的案子,当唐影以为王律“肯定很懂跨境并购”,王律的回答是“我正在懂”。这与她在剧中的名言“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装直到你成功)”完美融合。很多时候,你不必在一开始就对工作全部明白,通过“装腔”边看边学,仍然能达到同等效果,还不会因学会得太晚而错失机会。
不过,“装腔”不等于“欺骗”。有的人谎称自己熟练掌握某项技能,从而得到某份工作,但之后却没有学习提升,完全无法胜任工作。“装腔”也不等于“攀比”,不是通过小资品牌的堆砌,来维护虚荣心。
“装腔”只是一种做事方式,不是偷懒的借口,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还需要背后持续努力的支撑,而努力才是自信长久维持下去的底气。
李雪霏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