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21:28:13 来源: sp20250107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改造,不仅增加了“亲水石滩”,还增设了水动力科普互动设施。
古罗马哲人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曾在他的著作中有这样的描写:“我们播种玉米,种植树木,我们用灌溉来滋育土地,我们拦河筑坝,让河流改变方向……我们试图在自然界中创造出第二个自然。”在他看来,“第一自然”是原始的天然景观,是数亿年的地质变化与地貌活动形成的山岳、湖泊、沼泽和峡谷等;而“第二自然”则是在“第一自然”上叠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景观形态,是栖居的自然,大多以农业景观的面貌呈现,如乡村的田野和牧场。
16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的两位意大利学者加科皮奥·邦法迪奥和巴尔托罗莫·迪亚吉奥沿用西塞罗划分自然的方式,并首次提出“第三自然”这一概念。“自然成为艺术的创造对象,也分享了艺术的优雅。”他们描述的正是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由此,“第三自然”也成为园林和花园的代名词。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大量的自然景观被轰鸣的机器所吞噬,浓烟过后,那些废弃的工业用地只能随着时间的沉淀缓慢修复,很多学者将其视为“第四自然”。它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有时亦可通过人工干预展现和加速自然的修复,这种工业与生态的融合之美也慢慢被当代人所接受,如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即是将废弃的工业遗迹改造为景观公园的经典案例。
当这样的“四个自然”分类系统被运用于设计领域,便形成了风景园林学科的新自然观。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对“第一自然”的保护,2021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亲近自然生态、守护绿水青山已成为大众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相较于“第一自然”,对其他三类自然的守护与调和则成为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热门课题。近年来更是在全国涌现出许多通过改造自然营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的成功案例,而这些案例背后也承载了新自然观视野下多维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作为“第二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以乡村为基底进行环境改造时,以多样的方式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以浙江省杭州市新浦沿村为例,这个位于富春江畔的村庄有大小“龙潭”和诸多沟渠,改造前,整村水系彼此割裂,近水不见水,水质亦无法得到保障。设计团队确定了“以水为脉,以文化为魂”的设计主题,首先从富春江引水作为源头,以闸控的五号浦作为出水口,让整个村庄的水体真正循环起来,再通过“环”“抱”“穿”等空间设计将水系贯通,打造“浦道穿村”“水塘绕村”的整体格局,让村民有水可赏、有水可亲,村因水而灵动,水因村而温婉,形成“水村共融”的人文意境。同时,设计师借鉴南宋画家楼璹所绘《耕织图》中的生态景观,滨水种植柿树、乌桕、河柳等,营造出野逸、纯朴的景观气质。在此案例中,文化属性与生活温度的注入成为设计的亮点,也正因设计者对当地农耕文化的深度挖掘,才赋予了乡村景观设计更加丰富的审美维度。
“第三自然”是美学的自然,也是以艺术创作为主导的自然。当代的造园探索正在回应着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提出的追问:如何既变得现代,还能回到本源。
试看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温州园”的设计。设计团队巧妙截取温州楠溪江的一个片段,力求以古典园林的造园理法打造具有古朴之气的当代新园林。同时以谢灵运的山水诗为线索,提炼出富有诗意的赏游路径,包含峡谷、飞瀑、栈道、山林等,以点带面,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在场地上“书写”温州的“山水诗境”。得益于现代工程技术,设计团队还在假山的主体结构中置入半地下的覆土建筑,让传统的洞窟园林成为展示温州历史发展的“现代展厅”,成就别样的壶天胜境。
再观杭州亚洲花卉主题园设计,设计团队积极探索传统竹构的传承与创新,6米高的竹构松果装置结合互动感应系统,营造出自然界中松果受湿度影响而逐渐变化的动态过程。花园核心区的花卉种植则模拟自然界中的植物群落,创造出极富自然气息的花境,或可称之为“新自然主义花境”。这一设计理念正是回归了中国传统造园中“师法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本源。
“第四自然”是曾经受到人类伤害的自然,风景园林设计也许就是那双抚平创伤的温柔之手。
浙江兰溪金角滩公园分为堤内、堤外两个区域。堤外原为当地乡镇码头,因江水泛滥,码头早已迁走,只留下两个敦实而斑驳的水泥平台。间歇性涨落达10米的水淹劣势让此处逐渐成为芦苇和垃圾混杂的城市废弃地。设计团队第一次进入场地时,面对眼前的残破景象亦无从下手,但忽然从芦苇丛中钻出的垂钓者和几个嬉闹的孩童瞬间给了设计师启发:荒野,就是这块场地最宝贵的特色!设计的目的应是保留场地的野性特征和松散空间,并进一步恢复和重建自然的生态功能,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弹性。改造中,团队首先保留大部分芦苇地,针对堤外板结的土壤,通过局部开挖,掺入砂土和秸秆,修复土壤的通透性和团粒结构,并顺应场地地形设置耐候钢板来围合和固定土层。紧接着将旧码头改造为滨江观景平台,并恢复了一片砾石滩以呼应“金角滩”之名。最后是根据不同高程的淹没频率,用耐淹、耐旱植物进行混合式拟自然种植。每年秋冬季的适度收割,既让此地维持一定程度的荒野风貌,也让植物秸秆粉碎后沤制成有机肥再次埋入土地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通过多组合、多维度的再野化设计,一个崭新的生态艺术空间跃然眼前,它仿佛是一本未完成的书籍,不断变化,允许植物、动物和人的自由续写。
四个层面的自然共同构筑了地球丰富多彩的景观,而它们也彼此交融,密不可分。新自然观视野下的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设计师充分认识每一层面的自然的特性和价值,如此,才能营造和守护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真正做到“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
(作者:沈实现,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
(责编:申佳平、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