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长江盛景 品千年文脉

发布时间:2024-11-23 10:32:25 来源: sp20241123

原标题:赏长江盛景 品千年文脉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生态文明宛如一阵清风,吹遍大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推出“美丽中国 四季行歌”大型融媒体行动之《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篇),它如同一艘文化巨舰,承载着使命,乘风破浪,为长江之畔带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媒体创新的和谐交响。

从古老而神秘的羌藏文化,到水润江南的吴越文化,抑或是灿烂辉煌的良渚文化,中华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生态价值。跟随《绿水青山的中国》节目沿江而行,我们可以在青海沱沱河的班德湖野生动物观测站感受生命的活力,在浙江湖州的安吉余村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实践,在宜昌的三峡大坝前惊叹于人类工程的伟大成就……节目不仅呈现了我国自然风光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我们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联合长江文化促进会推出本次节目,为展现长江流域的丰富内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

与此同时,《以文铸魂》《中华文明地标》《史诗与长歌》《文庙与书院》《岩画与壁画》《碑刻与书帖》《钱币与票号》《王朝与城邦》……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正通过一系列节目系统勾勒中华文明的脉络,以媒体的力量,深入挖掘中华文明根源,传达新发展理念,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

赓续多元一体的长江文脉

在当今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节目以独特的视角和宏大的叙事,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长江的全方位的视觉与心灵盛宴。该节目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便是对“长江文化带”这一概念的创新构建与丰满。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节目从三江源到入海口,深入探寻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吴越这七个文化区,犹如一位耐心的文化探险家,将长江沿线隐藏在山水之间的文化瑰宝一一挖掘呈现。在羌藏文化区,节目通过对三江源与卡若遗址的介绍,展现了具有鲜明的雪域高原游牧文化与羌藏文化交融的特色;在吴越文化区,镜头探寻千年运河与万里长江的灿烂文明,呈现出这一区域文化独特性。这种对长江文化带全面而细致的梳理,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串联,更是文化内涵上的深度整合。它让观众深刻认识到长江文化带并非是各个文化区域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相互交融的整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体现。总台和长江文化促进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手,发挥其各自优势,共同创意创新精品内容、担负社会责任,树立了央媒和国家社团组织、公益基金组织合作的样板。

长江文化带的创新构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长江沿线地区的发展正逐渐摆脱传统的粗放模式,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节目中呈现的长江流域各地在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探索与成就,彰显了长江文化带在促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中的积极意义。

挖掘内涵丰富的时代价值

《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篇)特别推出的“长江之美”思政课堪称节目的点睛之笔。社教节目中心联手教育部将《我的青春我做主》《奋斗的青春》以及“长江之美”等一系列精品思政课程带入高校课堂。这些课程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枯燥说教的模式,“长江之美”思政课更是巧妙地将长江千年的文化脉络融入教学之中,为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韵律。它以长江为经,以亲历者、见证者、传承者的故事为纬,这样的设计,使得思政教育不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而是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依托。

课程中的人物故事大多基于嘉宾的亲身经历。土旦旦巴从牧民到生态保护者的转变,龙勇诚拍摄滇金丝猴照片的独特经历,高鹏对三峡工程深入的工作了解,杨军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中的长期探索,以及俞小平见证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巨大转变,将人物故事与特定地域相结合,课堂氛围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每一集节目深入长江流域的各个角落,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以及历史文化遗迹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在领略长江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时代担当。

绘就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

《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成就的全方位呈现,也是值得称赞之处。当今时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全球性的课题,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正是我国在这一课题上的积极探索与成功范例。节目通过精美的画面、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报道,展现了长江沿线各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坚守生态底线,实现绿色转型。从现代化的港口建设到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从科技创新产业的崛起,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观众可以看到长江经济带正以一种充满活力又可持续的方式迈向未来。这一呈现方式,不仅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的展示,更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体现了媒体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担当。

在建设旅游强国的战略背景下,长江文化带的建设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节目中对长江文化带的全方位展示,无疑为长江沿线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提升长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长江之美,引导旅游开发者更加注重对长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江文化带建设与旅游强国战略的协同共进。

领略生态文明的美学魅力

节目借助“长江文化促进号”这种独特的载体和场景转换,打破了传统科教报道单一的表现形式。“长江文化促进号”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文化展示平台和生态观察站。沿着长江而行,节目能够深入挖掘长江两岸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将长江流域的生态、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元素全方位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长江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奔腾不息的江水,还是沿岸错落有致的风光,都被镜头捕捉得恰到好处。剪辑节奏明快而流畅,使得各个板块之间过渡自然,节目整体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节奏感。节目在形式上采用了融媒体直播的创新方式,单期30分钟电视直播结合2小时新媒体直播的模式,从即时性和互动性上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参与。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指导下,长江两岸的生态、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背后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进取努力的结果。长江的水质逐渐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这是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的直接体现。长江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篇)将文化、经济、思政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合,展现了长江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发展之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绿水青山的中国》等优秀节目,积极传播正能量,助力长江文化带的创新构建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节目不仅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展示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展现了美丽中国的独特风采。《春暖花开的中国》《绿水青山的中国》《硕果累累的中国》《银装素裹的中国》将构建起贯穿全年的《美丽中国 四季行歌》IP矩阵,全方位展现美丽中国每一季的独特魅力,聚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诗意展现中华大地四季壮丽山水的新时代画卷,谱写共创“美丽中国先行区”全新篇章。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