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就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情况向媒体吹风并答问

发布时间:2024-11-27 23:51:00 来源: sp20241127

  4月8日下午,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就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情况向媒体吹风并答问。吹风会文字实录如下:

  一、情况介绍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吹风会。为落实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会晤及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于4月4日至9日访华,耶伦财长系今年首位访华的美内阁成员。期间中方与耶伦财长举行了多层级、多领域的会谈交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京会见耶伦财长,就中美关系、中美经济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4月5日至6日,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耶伦财长在广州举行多轮会谈,就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双方经济领域关切事项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沟通。4月7日至8日,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京与耶伦财长分别举行会谈,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财政金融领域事务进行交流。在华期间,耶伦还会见了一些中国政界、学界人士。在此,我重点介绍一下双方牵头人何立峰副总理与耶伦财长的会谈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会谈中,中方强调,应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美关系要坚持的“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三大原则,通过努力工作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双方一致同意,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持续加强经济、金融领域沟通合作,努力为两国企业双向贸易、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中美经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关于宏观经济形势。中方重点向美方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中方指出,中国经济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增长。去年中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势头,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这些成绩是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取得的。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向好势头,有信心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中方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国策,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大力破解妨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卡点堵点,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将为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美方在会谈中就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劳动力市场、通胀、金融体系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就发展中国家债务处理、世界银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改革、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全球性挑战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同意在多边渠道下就相关问题继续保持沟通与合作。

  关于双方关切。双方认为,每个国家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合理需要,但中方强调,不应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所谓“多元化”为由冲击两国及全球正常贸易投资往来和产供链稳定。中方明确表达了对美方制裁限制中国企业、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等措施的严重关切,指出这些措施损害中国企业和民众的正当权益,也不利于美国企业和民众的福祉。中方欢迎美方关于无意寻求对华脱钩的表态,希望美方采取切实行动,停止制裁限制中国企业。针对美方提出的产能过剩等问题,中方进行了充分回应。

  关于共识成果。双方重申了11月旧金山会谈达成的“加强沟通”、“防范脱钩”、“应对共同挑战”三点共识,并达成以下新的共识成果:一是由两国财政部牵头,在中美经济工作组框架下就两国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议题进行交流。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牵头,在金融工作组框架下就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等议题持续开展交流。

  关于下一步安排。遵照双方牵头人指示,双方工作层将在经济、金融工作组项下持续推进落实上述共识。两个工作组的第四次会议拟于4月中旬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期间分别举行。

  以上是我今天要通报的主要情况。在此,我愿回答各位的问题。

  二、媒体提问

  新华社记者:我们注意到,此次中美双方在经济、金融领域均达成了重要成果。想请问双方有哪些具体考量?

  答:谢谢您的提问。中美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深化经济金融政策沟通协调和互利合作,对于维护两国和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促进疫后经济复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方对此始终秉持开放、积极的态度,此次经中美双方深入磋商讨论,最终在经济、金融领域达成重要共识。

  经济领域方面,在双边渠道下:双方同意就两国和全球经济平衡增长议题开展深入讨论,这也符合中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标与实践。中美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愿进一步加强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稳定双边经济关系,增进两国企业和民众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在多边渠道下:当前全球经济延续高债务、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态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受到较大外溢影响。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双方同意在G20等多边渠道下就发展中国家债务处理、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事宜继续保持沟通,就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强合作。

  金融领域方面,双方同意就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议题持续开展交流合作。中美在金融工作组和G20等多双边渠道下就上述议题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有利于释放中美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信号,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一步,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在经济、金融工作组项下努力将上述共识转化为务实合作成果,为中美经济关系发展不断贡献正能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们注意到,耶伦财长在广州参加中国美国商会活动时指出,其尤其关注产能过剩问题,包括在新兴领域出现的产能过剩迹象。想请问中方在会见会谈中就此问题作出哪些具体回应?

  答:谢谢您的提问。中方对产能问题高度重视,在与耶伦财长的各层级会见会谈中均对此作出充分、理性的回应。实际上,这个问题存在分歧和争议,比如,彭博社4月3日最新文章认为,相关数据分析并不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说法。中方认为:一是应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秉持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看待产能问题。所谓“产能过剩”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在任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都可能发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

  二是应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分析产能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当前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中国新能源产业历经数十年长足发展,目前所具备的竞争优势根植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工业体系和丰富人力资源,更离不开企业对研发创新的巨大投入以及企业家的不懈奋斗精神。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新能源产品的经济可及性。中方在满足国内需求、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上,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对此应作出客观评价。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无助于解决产能问题。针对一些地方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性很高的情况,中方将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做好统筹引导,相关政策导向是公开明确的。应强调的是,我们坚决反对部分发达经济体搞“泛安全化”、升级绿色保护主义措施,这对其自身有害无益,更会严重侵害中国企业正当发展权益,中方不会坐视不理。实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无助于解决实质性问题。正如彭博社4月3日另一篇文章指出,过去十年美国采取钢铁保护主义措施,并未阻止美国金属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还增加了美国经济其他领域成本,降低了行业竞争力,如果将这一政策应用于新能源产业,将进一步削弱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方认为,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推动全球产供链深度调整大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会面临产业转型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挑战,我们应客观看待这一现象,作出务实理性的政策选择。中方注意到美国及其他相关方的关切,愿与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理性看待和妥善处理分歧。双方将在工作组层面继续就此保持沟通。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