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村BA”冠军队来自咱的新疆!

发布时间:2024-12-27 15:48:16 来源: sp20241227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加孜拉·泥斯拜克

  说到“村BA”,这几年可是火爆得很!

  您知道今年的“村BA”冠军究竟花落谁家?新疆叶城队!

  叶城,是一座遥远的边城。它,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1500多公里,离最近的城市喀什也有260公里。说它遥远,实不为过!

  尽管离拿到奖杯已有些日子了,可冠军队——叶城队队长安尼卡尔·艾尔肯和他的伙伴们工余饭后仍处于“状态”之中:运球、跑动、上篮……其实,这些年,他们何时不处于这种“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的,在叶城,在新疆,又何止是安尼卡尔和他的伙伴们!

  这,就是文体活动的魅力!它是释放激情的欢乐场,是传递能量的魔法棒……记者走马新疆,无论是南疆的戈壁小镇,还是天山深处的团场连队;无论是石河子的辽阔垦区,还是巴尔鲁克山畔的库鲁斯台草原。所到之处,你都会被这种“状态”深深地拥裹、再拥裹。

  因为被深深地拥裹,你就会明白这种“状态”产生的缘由,你也就会明白今年的“村BA”冠军为什么会出在新疆。

  文体基础雄厚,每个人都能有“名堂”

  眼前这群活力四射的小伙儿,就是不久前拿下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村BA”篮球邀请赛冠军的队员们。

  回味起载誉而归时的“风光”,队长安尼卡尔说感觉自己就像个“球星”。

  不过,说到这个“球星”,他觉得来得有些突然,甚至有几分不真实。6月初,接到“村BA”篮球邀请赛通知,安尼卡尔迅速找来几名“搭档”,县里的篮球爱好者听说后,也从四面八方赶来争当替补。队伍,就这样组建起来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这样一个临时组建起来的“草台班子”竟然夺了冠!他这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自己和小伙伴们还是有两下子的,也才真真切切意识到新疆基层体育的实力。

  夺冠,说起来简单。真要拿到手,可不简单嘞!一直到第三节比赛结束,叶城队还以48∶52落后于对手贵州凯里队。最后4.6秒,甫尔开提江一记远距离三分球,才最终锁定了胜局。

  当然,叶城队能反败为胜,定有其必然性。

  “在叶城,十个巴郎子(维吾尔语,意为‘少年’)九个会打球,有空就泡在球场上。底子厚了,随便扒拉几个就能上场!”安尼卡尔说。

  确实,在新疆,底子厚的可不只是一个叶城。

  清晨,太阳刚刚跃出喀什老城的地平线,市中心人民公园已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健身广场上,身着艾德莱斯裙的维吾尔族大妈、佩戴漂亮头饰的俄罗斯族姑娘、一身太极装束的汉族老人……各族市民越聚越多,随着音乐翩翩共舞。伴着激昂欢快的手鼓声,一场奔放热烈的麦西热甫才跳毕,《最炫民族风》的音乐又响了起来……几乎人人都能在不同舞种间“自由切换”,不时还有年轻人凑进来捉对“斗舞”,掌声阵阵,笑语喧喧。

  “什么舞都会跳,各民族的舞蹈都美得很!”一曲终了,意犹未尽的古丽大妈揩着脸上的汗水,笑眯眯地说,“生活越来越好,就想使劲跳起来!”

  各地晨练常见到的太极拳、广场舞、健身操……在新疆城乡街头随处可见。新疆还有很多别的地方看不到的文体活动呢:赛马、刁羊、姑娘追……哪一个都充满了动感,充满了乐子。

  这是一望无际的阿勒泰草原。实在太奢侈了,这里竟成了小学生马术课的课堂。

  “抓紧缰绳、踩稳马镫!”伴着教练的指令声,从摸马、牵马到骑马,孩子们慢慢体验着与马儿的“亲密接触”。“我们的体育课夏天在马场,冬天在滑雪场。”10岁的李振宇话语中透着得意。

  “夏骑马,冬滑雪,一年四季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不间歇……”如今,阿勒泰地区中小学,特色体育课进马场、进滑雪场、进滑冰场……形式多样、有声有色。

  雄厚的体育根基,托举起了少年们的金色梦想。

  当足球第一次闯入阿卜杜拉·阿布都热依木的生活时,他不曾想到,小小的足球,会把他带出环绕家乡的沙漠、群山,带到千里之外的广州,成为职业俱乐部的一员。

  阿卜杜拉来自喀什市夏马勒巴格镇。农家出身的他,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

  2012年,镇中心小学体育老师买买提江·马哈木提组建起了“儿子娃娃”(新疆方言,意为“男子汉”)校园足球队。老师问他:“巴郎子,想不想让你的人生有点名堂?”

  不用说,阿卜杜拉成了这支球队的一员。

  他至今清晰记得第一次踏上绿茵场的那种感觉——“激动、兴奋、开心!”

  “班班参与、校校组织、地方推动、层层选拔”,新疆校园足球联赛如火如荼。目前,全疆校园足球校队有2387支、队员4.2万余人,直接参加自治区各级足球比赛的中小学生达5万余人,日常参与业余训练的青少年超过10万人。一茬茬“苗子”在绿茵场上快速成长。

  “种文化”“送文化”,育出新疆文体“满园春”

  叶城队获得了“村BA”冠军,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68岁的买买提老人颇有些不服气:“要不是胡子一大把,我也能上去打几下!”

  聊起来,买买提的话头稠得刹不住。他说,新疆的许多“新鲜玩意儿”,像篮球呀、排球呀、羽毛球呀、乒乓球呀……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边青年带进来的。“还没有牛娃子高的时候,我就到和村子挨着的农一师一团蹭球打。那个从南泥湾出来的老连长,手把手教我运球。还一个劲儿夸我,‘咦,小巴郎子灵得很嘛!可别松劲呀,再长长个子,你能打到乌鲁木齐呢。’”

  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让天山南北的文体活动蓬勃兴盛。当然,“枝繁叶茂”的背后,少不了新疆各族群众的灌溉栽培。

  盛夏的吐鲁番,太阳落山后有了些凉意,但球场上的“温度”,却没有降下来。

  “注意观察队友”“传球别犹豫”“盯住人”……7月31日晚,恰特喀勒乡芸海村的灯光篮球场上,一场对抗赛正在进行。场边,58岁的热西提·阿不拉大声喊着。

  热西提与篮球的缘分要从20年前说起。在工程队赚了点小钱的他,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喜欢打篮球,便有了建篮球场的想法。他腾出自家庭院的一部分,自己动手平整地面、硬化场地、购置篮球架。他的义举,引起了全村村民的响应,在大家帮助下,球场边有了条凳,安上了大灯——村里有了第一个灯光球场。村委会还请来教练做指导。

  20年过去了,当年巴郎子的巴郎子打起球来也已经像模像样,可热西提对篮球的那份热爱,没有丝毫衰减,仍像当初一模一样。

  巴楚县阿纳库勒乡曲许尔盖村,村民阿尔孜古丽做完家务,在家门口的划船器上运动了20分钟,感觉不过瘾,又到不远处的羽毛球场上挥了几拍。

  “运动广场、篮球场、足球场……村里啥都有,抬腿就到,方便着呢!”她自豪地讲起身边的文体设施。

  这些年,新疆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财富的积累,让城乡各地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完善。而完善的体育设施,又让更多的群众喜欢上了运动。

  就拿叶城来说,这些年,先后投入5000万元到体育硬件上。现今,307个村(社区)中,有537个篮球场,高中生联赛、返乡大学生比赛、农牧民运动会等篮球赛事,从年头办到年尾。

  “新疆体育活动场地总数与人均面积,和其他多数省份相比,丝毫不逊色。”曾参与过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孙剑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底,新疆共有体育场地8.19万余个,人均面积2.81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早就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我们追求的是‘更多’‘更好’。”

  从“有”到“好”,体现了政府“种文化”的良苦用心。

  不久前,自治区组织了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来到温泉县扎勒木特乡阿茨村,给农牧民做健康知识、健身操舞、羽毛球等基础培训。

  “听说有培训,我快快地报了名。日子过得攒劲,就想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村民阿布杜拉·达吾提告诉记者。

  “这些学员会把健身方法传授出去,开枝散叶,带动更多农牧民加入全民健身。”自治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秘书长彭宿雎说。

  参与“种文化”“送文化”的不止当地,援疆省份,更是争先恐后。

  “谢谢叔叔阿姨,我长大后要去天津踢球。”接过援疆工作队送的足球装备,于田县CEC希望学校学生安在尔江高兴地说。

  5年前的初夏,天津市体育局的援疆项目“足球小巴郎”交流活动启动。首批22位来自和田的小巴郎带着对足球的热爱和梦想来到天津,现场看球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当地小朋友切磋球艺……截至2023年,已有500余名新疆青少年参与其中。

  “种文化”“送文化”的远不止天津——北京“输血”“造血”相结合,为和田打造了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体育专业人才队伍;河北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培养了一批乒乓球、游泳、射击、田径、拳击等项目教练和运动员;吉林为阿勒泰建设了四季滑雪训练基地、体育公园等;河南输出传统武术资源,为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培养武术人才;湖北推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建设城乡“15分钟健身圈”……

  “种文化”“送文化”,天山南北长出了蓬蓬勃勃、独具特色的新疆文化。而文化,化出了团结,化出了和谐,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传统文化活动舞台上,年轻的“虞姬”一登场,就赢得连连喝彩。剑舞翩跹、英姿飒爽的她,是一位维吾尔族姑娘!

  “我14岁起学京剧,最喜欢武术套路!从小看汉族邻居叔叔阿姨们练太极、舞剑,就磨着他们教。”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演员排日扎乃·帕尔哈提笑意盈盈,“当然,他们也找我学跳舞。”

  站在台前的观众张海明感慨颇深:“新疆这点特别好!大家不分民族,一起休闲娱乐,你学我一招,我教你一式,各民族自然而然融在一起。”

  6月30日,“村BA”总决赛,新疆叶城队队员突破上篮。经过激烈比拼,新疆叶城队以74∶72战胜贵州凯里队夺冠(资料图片)。陈文军摄

  文体活动生机勃勃,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7月初,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新疆队员别克江·别克土尔森除了参赛,还穿梭在人群中忙着另一件事——给天南海北的赛马老友们拍照。

  “在我家乡比赛,我必须尽地主之谊。”别克江眼睛快活地眨巴着。

  这地主之谊,他尽得很到位:开赛前,他就主动给各地“马友”传递“情报”。譬如,赛场建成后,他第一时间发“马友”群;马厩竣工了,他把设施拍得仔仔细细。“还没到昭苏,你的热情已烤出了我一身汗。”覃勇笑着和别克江打趣。

  别克江和覃勇相识于2015年的一场马术比赛。马背上长大的两个人,惺惺相惜,就此结缘。

  别克江的家就在赛场不远处的村里,“比赛结束,我请老朋友到家里吃手抓肉。明年我结婚,也邀请他们来参加婚礼!”别克江说。

  “各族选手交流互动,友谊在民族间传递,这个意义远大于比赛成绩。”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健说。

  这种友谊,还从赛场内延伸到赛场外。一位在新疆工作多年的河北小伙子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有点不适应,看到民族朋友不太好意思打招呼。有一次看足球比赛,被场上热情的少数民族球员拉上了场。这才发现,原来他们那么好相处。这不,我们很快成了哥们儿。”

  文体活动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

  摘得“村BA”桂冠的叶城县,曾是全疆2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让农民失了精气神。而失了精气神,让农民更加贫困。

  “县委和援疆指挥部决定,摆脱贫困,从凝聚人心开始。凝聚人心,从体育运动着手。”叶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邵舒浩回忆。

  他们把眼光对准“娃娃们”——启动“篮、绳”计划,免费为10岁以上青少年发篮球、跳绳。“让孩子先动起来,家人也能一起参与进来,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村BA”叶城队教练周建伟见证了全过程。

  “现在,打篮球、逛公园、听戏曲、跳广场舞成了村里人的日常。如此,乡风一下子变文明了。以前一到农闲,村民们三五一伙,聚在一起打牌。如今,你再来村里看看?”邵舒浩说。

  “不但要口袋鼓囊囊,也要精神亮堂堂。我们现在做的事,正是为了精神亮堂堂。效果已经显出来了——多一个球场,就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就能少些口角。”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丁有明说。

  文体活动生机勃勃的新疆,发展动能也更加充沛——

  双车漂移、疾速避让、双轮侧开……在乌鲁木齐市乐驿文旅小镇,场上,特技车手一招险似一招;场下,尖叫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马达轰鸣、尘土飞扬、风驰电掣……哈密大海道拉力赛赛道上,竞驰的赛车,时而贴地低飞、时而腾空跃起,画出一道道充满力量的弧线。

  因为丰富的地形、广袤的地域,新疆正在成为汽车运动的热土。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等一项项品牌赛事、奥英汽车特技表演公园等一个个特色项目,正将体育魅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活力。

  资深赛车手老周,就在奥英汽车特技表演公园工作。看着赛车项目日益融入文旅,吸引越来越多游客,他心里无比畅快。“以前赛车是为给自己争荣誉,现在是为给家乡发展‘添把火’,这‘赛道’换对了!”

  同样换对“赛道”的,还有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的村民们。

  站在自家民族特色浓郁的民宿门口,33岁的巴孜尔别克·阿得里指着不远处的山坡:“看!那里是我冬天上班的地方。”

  他手指的,是全疆首家5S滑雪场,每年雪季接待游客三四十万人次,“夏天能避暑、冬天能滑雪”,巴孜尔别克和不少村民的生计也随着季节转,“夏天开民宿、冬天教滑雪”。“要知道,好多年前我们村全镇最穷,年轻人过不惯‘半年种地半年闲’的日子,都跑出去打工啦!你看现在?一拨拨都回来了!守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八月的新疆,瓜果飘香,葡萄、石榴缀满枝头。瞧啊,这是生机盎然的新疆,这是饱满热烈的新疆,这是包容和美的新疆!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