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有新人丨陈扬波:翩跹雄姿 舞动百年英歌

发布时间:2024-12-15 20:42:53 来源: sp20241215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追寻千年文脉的足迹,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感知国潮风起的澎湃,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闪耀全世界。

  舞槌在手中上下翻飞,鼓点吼声响彻云霄,一众英歌舞者穿梭于广东揭阳普宁市的阡陌小巷,随着节奏不断变换着队形,陈扬波扮演着队伍中杀伐骁勇的“双鞭”呼延灼。自投身普宁南山英歌队,每逢年节走街串巷的英歌表演,他从未缺席,至今已十九载光阴。

  英歌筑梦 少年启航

  普宁英歌是广东普宁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将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巧妙融合,独具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每位舞者手持两根被称作“槌”的圆形短木棒,以骑马蹲裆之姿,提腿横跃而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击棒,头与身亦随节奏自然摇曳。普宁英歌以其刚猛奔放之姿,构筑起气势磅礴、威武豪迈之景。于潮汕人而言,英歌舞宛如英雄之化身,可祛邪扶正、迎祥纳福。每逢重大喜庆之日,英歌锣鼓响彻城乡村落,所至之处,热闹非凡。

  和村里许多家庭一样,对英歌的喜爱在陈扬波家里代代相传,他的爷爷陈才斗曾跟随广东省歌舞团,参加了1953年在北京的演出。“别人追星,我就追英歌。”陈扬波从小便痴迷于英歌激昂的节奏和矫健的身姿,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英歌队的一员。他迄今记得,儿时的大年初一,每当英歌鼓点响起,自己便会满心欢喜地一路追随在队伍之后,纵情呐喊。到了寒暑假,他则会约上小伙伴,一起反复播放着VCD中的动作,时而慢放,时而暂停,接着把扫帚折成两段,以柄为槌,欢然起舞。

  在时任普宁南山英歌队总教练陈来发的印象里,陈扬波当属那批同龄孩子中弹跳最为出众的,其舞动英歌时亦是全情投入、不遗余力。然而,依循传统,只有成年后才能加入英歌队伍。2006年,普宁英歌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来发也成为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及早培育英歌的新一代力量,陈来发特意组建了一支“南山少年英歌队”,将陈扬波等一众孩子收至麾下。14岁的陈扬波,终于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了一名英歌舞者。

  英歌激昂 意气渐生

  普宁英歌参演人数众多,多为双数,最少八人,至多七十二人,讲究迅疾而不紊,动中存静意。初始学习时,陈来发教练会在地上绘出约一平米的圆,但凡有人跃出圆圈,便会遭藤条之罚。然而,对于陈扬波而言,动作的整齐规范并非习英歌的至难之处。

  英歌舞叙述的故事相对固定,取材于《水浒传》第六十四回,梁山好汉化妆卖艺大闹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桥段,在演出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内,队员要完成下山打探、兴师出战、急水渡泊、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欢庆团圆、凯旋归山等情节。在陈扬波看来,如何演绎出这些梁山好汉的气概,才是英歌舞者学习的关键,而“耍槌花”这一动作,正是彰显英雄气概的精髓所在。

  “耍槌花”是指舞者手握英歌槌中间部分,用手腕以八字绕动,同时中指、无名指、小指挑槌,使槌花形成立圆后连续转动,槌花打到哪里,眼睛就望向哪里。在这个过程中,英歌槌时不时就会打到手指,在陈扬波的记忆里,有好几次直到演出结束,才发现双手已沾满鲜血,但也只有使出这样的力道,才能把槌“耍出气势,耍得像盛开的花朵”。

  对此,陈来发教练有着更深刻的感受,直到现在,他的拇指甲盖还缺失着一小块,那便是“耍槌花”留下的印记。“这就是英歌舞的底色”,陈来发说,除非无力站立需被抬离,否则英歌舞者必定竭尽全力直至演出落幕,这不仅是南山英歌队的要求,更是英歌舞本身蕴含的精神——勇往直前。

  英歌绵延 传承不息

  据不完全统计,普宁共有近100支英歌队。其中,陈扬波所在的南山英歌队是最闻名遐迩的一支,队中多数队员皆有其他本职,如陈扬波从事室内装修,其他队员有经商者,亦有上班族,时常有人因工作变动而离队。人才流失,始终是英歌传承难以规避的难题。

  为了解决缺兵少将的问题,也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英歌舞,2017 年,陈来发教练力排众议,打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旧俗,推动英歌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于普宁市南山小学组建一支少儿英歌队,面向全校招生,首批报名者多达 380 余人。自此,陈扬波也开始站在学生面前,成为了普宁英歌向下传播的一个纽带。

  与此同时,近两年陈扬波在英歌队又有了新角色:打理南山英歌队的官方宣传账号。当队员排队化妆时,陈扬波一边与直播间观众交流,一边为众人介绍正在化妆的角色以及英歌舞中的种种情节。此外,陈扬波还计划在官方号直播、发布演出信息并介绍英歌文化。据某短视频平台数据,2023年春节期间,有关英歌的视频播放量高达8亿次,高居平台各类民俗视频播放量的榜首。至此,普宁英歌像队员们手中舞动的英歌槌一般,盛开出鲜艳的花朵,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被外界称为“中华战舞”。

  当地时间 2024 年 2 月 11 日,陈来发教练率领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的近 20 名舞者现身英国伦敦,揭开了当地新春庆典的帷幕,这也是普宁英歌首次出海。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普宁市内另有一支南山英歌队伍正穿梭于街巷,为市民驱邪扶正,带队者之一正是陈扬波。

  因大部分经验丰富的队员前往伦敦,陈扬波选择留在家乡,引领其余年轻队员继续进行他们自幼熟知的游街演出。舞槌似画戟,步伐若战马,身着戏服的队员们将自己的故事融入英歌之中,用行动诠释着“一朝拾起英歌槌,一生便是英歌人”。(荔枝新闻)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