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0:23:52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11月2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房地产企业的化债进程,迎来了标志性事件。
11月20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境外债务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并于当日正式生效。这也意味着历时18个月的融创境外债重组成功。
业内分析指出,融创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所有流程的大型房企。11月21日港股开盘,融创中国高开近7%,后涨幅一度扩大至25%。
融创中国作为部分重组对价发行的工具。 截图自融创中国公告历时18个月的化债之路
根据公告,本次融创中国的境外债重组规模约百亿美元,债权人现有债务将被置换为新票据、强制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融创服务的股票,分别对价57亿美元、27.5亿美元、10亿美元、7.75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伴随着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务重组全部完成,融创整体化解约9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风险,境外公开市场2-3年内无刚性还债压力。同时增加的权益资本可为“保交楼”和经营的恢复提供重要支撑,为经营恢复创造了更好条件。
这一天的到来并不容易。2021年下半年,融创流动性紧张加剧,并于2022年5月出现债务逾期。此外,2022年3月28日晚间,融创公告称不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股票4月1日起暂停买卖。
“自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环境持续发生变化,很多事情超出预判,公司也出现流动性困难,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虽然我们也强调稳健和利润,但追求规模的惯性,让我们在投资上过于乐观和激进。”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曾反思称。
他还在今年3月的债务重组说明上表示:“重组要快,这是公司恢复的基础;另一个是方案要系统、周全,能支持公司真正恢复过来、走出困境,只有走出来,债务重组才有意义、才能保护所有债权人最终利益。”
回看整个债务重组过程,2023年3月28日,融创发布公告,并邀请其他债权人加入重组协议,以债转股或延长债务期限、债务置换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进行境外债务重组;4月13日,融创中国如期复牌;9月18日,融创海外债重组方案投票,债务总额通过率为98.3%;10月5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的呈请,已于公告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聆讯,计划已获得香港高等法院的批准;11月17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境外债务重组生效日期将为11月20日。
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 图片来源:融创官微为更多出险房企注入信心
“融创的化债工作意义在于,其属于全国首个境内外债务重组流程走完的大型房企,所以具有标杆性。这既说明融创在化债方面的积极和努力,也说明融创的资产相对是优秀的,更说明其化债方面的策略是科学和富有成效的。”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据不完全统计,在本轮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中,有超50家上市房企进行债务重组。在此之前,富力地产在2022年末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的房企。
对于两者的不同,业内人士认为,融创与富力两家公司量级不一样。富力地产债务重组时间比较早,主要以展期为主;融创整体方案则比较多元一些,也更具创新性。
其他启动债务重组上市房企中,中国奥园、旭辉控股集团等赶在“大限”之前成功复牌,但化债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例如近日,奥园境外债务重组聆讯就出现插曲,平安海外提出反对意见,并被法院暂时驳回。
方正证券认为,目前楼市修复延续,市场对于头部稳健房企出现信用风险的顾虑减弱,中央持续表态有望提振楼市信心,地产新模式改革框架逐步清晰,行业在发展与探索中完成新模式的平稳过渡值得期待。
化债、化风险只是第一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融创目前的股价、债价还处于低位。业内分析认为,后续随着政策利好更多的释放,市场信心的逐步修复,恢复正常经营的核心是销售回正、重启拿地与获得公开市场融资。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房企化债的核心在于销售,债务重组是以“时间换空间”,对于出险房企而言,获取宝贵时间后,仍需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状态,改善经营现状,回归正轨,包括盘活存量项目、“保交楼”,加快销售促回款,尽快恢复组织机能等。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明确要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
刘水表示,当前“保交楼”依旧是房企经营的底线,国家亦出台各项政策给予支持。在各项利好政策下,出险房企还需抓住机会,积极开展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正常经营。(完)
【编辑:于晓】